劉協只下了兩個命令,第一就是,戰死的縣卒,由李晶和龐東親自把撫恤金送到他們的家屬手中,撫恤金翻倍。
受重傷的八個縣卒,要積極治療,傷好之后,派往城門,負責檢查過往的行人。輕傷的士兵,全部治療,傷好之后歸隊。
這次參戰的,不管是縣卒,還是那些青壯,都按照大漢的規定按功勞獎賞,另外劉協個人再給每個參戰的人賞一百錢。
大漢朝對重傷士兵是不會安置的,重傷之后,領了賞金,就沒人在管他們的死活了。
劉協這樣做是大漢朝的第一次,這是要告訴大家,只要你為國而戰,戰死之后,會得到一大筆撫恤金,一家人可以買幾畝地,過上小日子。
如果重傷,失去勞動力,劉協會給你一個不錯的安排,至少生活無憂。
嚴格的軍紀是用來約束士兵的,高收入是用來穩定士兵的。只有這樣,劉協才能得到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
第二個命令,從縣里招募一批鐵匠木匠,將繳獲的鐵器,全部打造成短矛,用來裝備劉協的部隊。背著竹子去打仗,劉協還真丟不起這個臉。
最后一個命令就是放假三天,將大戶們送的肉平均分配給縣卒們。縣卒們領了錢和肉,可以拿回家。
一個冬天沒回家,家人的心情也是能夠理解的。現在打了勝仗,發了錢和肉,拿回去同家人分享,這是不錯的主意。
******
“侯爺,侯爺,這是各鄉的鄉紳請縣卒圍剿賊匪的文書。”李晶興沖沖的過來,施禮過后,立刻說道。
“有哪些?”劉協沒去看文書,那些繁瑣的事情還是然李晶去做。
“有玉門渡、鳳凰寨、龍冠山、狗兒山、桂山口、魔王洞······”
“慢,桂兒口、魔王洞不是剿滅了嗎?”
“之前的是剿滅了,現在又有了,桂山口有二十來人,魔王洞有十幾人。”
“哦,除了玉門渡和鳳凰寨,其他的都讓龐東帶著縣卒去剿滅吧,記著城里要留下足夠的人。”
“侯爺,要求攻打鳳凰寨的人最多。”李晶企圖勸說劉協,不過劉協下一句話,李晶就無話可說了。
“李相,我們只有二百縣卒,這二百縣卒雖然裝備了短矛,可是短矛發揮作用的距離是五十步。
野外作戰,五十步也就是幾息時間,這這段時間里面,速度快的,也只能投射出四支短矛,一般的士兵只能投射三支短矛,所以在野戰中投矛兵沒有絕對的優勢。
在攻堅戰中,投矛兵需要靠近敵人的城墻才能進攻,而敵人的弓箭兵輕易的就能把投矛兵射殺,所以在攻堅戰中,投矛兵是非常不利的。
我們去攻打別人,別人如果出來,那就是野戰。如果不出來,那就是攻堅戰,這些都對我們不利。
況且鳳凰寨人數不少,我們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把這二百縣卒折損了,縣里的賊匪又是誰來震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