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殿下,宮里來人了。”守門的護衛急匆匆的跑進來,來不及施禮就慌慌張張的說道。
“發生了什么事情?”劉協的確吃驚,難道宮里出事了,自己的大母和父皇都在宮里,要是這時候出事,劉協還真有些舍不得。
“沒事,沒事,聽宮里的人說,是讓殿下去接收虎牢關的軍隊。”護衛說道。
“接收軍隊?”劉協懷疑自己聽錯了。
的確,設置諸侯的初衷是為了抵御敵軍,保衛大漢疆土,可是自己也就一個二三歲的小孩子,因為堅持鍛煉,看起來最多不超過五歲。
可虎牢關是洛陽的東邊門戶,怎么能交到一個小孩的手中。
“快點,快點,別讓宮里的人等急了。”春蘭在一旁催促,手中拿著劉協的朝服,準備給劉協換衣服。
“慢,慢,是誰來宣旨?”劉協還是不敢相信,父皇怎么會把虎牢關這種大事情放到自己手中。
“是,是,張······張公。”護衛說道。
“張公?”公是對侯爵以上的人的尊稱,宮里的太監能當得起這個稱呼的就只有搬倒曹節,為宋皇后平反的張讓。
既然是張讓來,那肯定是父皇的意思,只不過父皇是怎么想的,劉協還真想不清楚。
管他的,想不清楚就不想。穿上衣服,前院已經擺好了香案,張讓站在香案前,就等劉協接旨了。
“董候接旨······”張讓看到劉協出來,拉長聲音大聲說道。
“兒臣劉協接旨。”劉協急忙跪下,聽張讓宣讀圣旨。
不過這時候的劉協可沒心思聽張讓瞎比比,心中可是想著,為什么漢靈帝劉宏會把虎牢關這么重要的一個關隘交給自己。是重視自己,還是某種陰謀,難不成又是何皇后搞的鬼。
“董候,接旨啊。”張讓宣讀完畢,見劉協還呆呆的跪著不說話,于是輕聲提醒。
“哦,兒臣謝父皇恩典,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協接過圣旨,輕聲問道:“張公,父皇可安好?”
“好啊,皇上龍體康健。”張讓向著洛陽方向拱拱手。
“這······”劉協揚了揚手中的圣旨。
“董候是說這個啊。前些日子,司徒陳耽途經成睪縣,發現成睪縣街道整潔,商業繁榮,民風淳樸,老百姓安居樂業,于是回京稟告皇上,說董候治理地方有方。
皇上派人查看,果如所言。皇上說了,皇子應該上馬治軍,下馬治國,所以把虎牢關交于董候。
奴才開始還不相信,于是自請前來宣旨,如今見到實情。董候果真大才,他日還請董候多多照顧。”
張讓說得很客氣,當然,這并不是說,張讓就投靠了劉協陣營。最多只能說不得罪劉協而已,畢竟不能當皇帝的皇子,幾乎都是幫不上張讓這種太監的。
“張公客氣,劉澈。”劉協示意劉澈取出黃金,這是必需的,這些太監去宣旨,大多是會收取一定的辛苦費的,多少就看對方的臉面了。
“謝董候賞。”張讓也沒管多少,直接收到袖中,口中連忙謝賞。
“張公少來成睪,還請稍待,容協安排酒食。”劉協客氣的說道。現在的張讓,可是漢靈帝身邊的紅人,劉協不想給自己栽刺,所以一切按照禮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