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的行軍,士兵們的家屬在劉協的隊伍后面走著,小孩子被抱到馬匹上,讓士兵牽著馬走。
因為是中軍,有許多輜重車跟著,所以走得不快,大家倒是能夠跟上。
晚上在一條小溪旁下寨,斷刀指揮著大家扎營。
劉協帶著牛大力等幾個親衛去小溪邊上走走,這些天憋在馬車里面,是在難受。
“好多魚?”春蘭叫道。
劉協轉頭看去,小溪里面的確很多魚,也許是大軍在這里打水的原因,水落魚出,到處都是魚,還不停的掙扎。
大漢人是不喜歡吃魚的,因為魚有股腥臭味,他們沒辦法壓住與的腥味,所以大家都不喜歡吃。只有餓得沒辦法的時候,人們才會去抓魚吃。
也正是這樣,小溪里面的魚繁殖很快,個頭也不小。大的有十幾斤的,小的也有巴掌大。
“大力快去叫弓兵過來練習射箭。”劉協說道。
一會兒,弓兵們過來,劉協讓他們對著魚射箭。
弓兵還以為劉協是考他們的箭術,因為魚不好射,與身上光滑無比,稍不注意就射不中,射中了也刺不進去。
很快,小溪里面就浮起血花,一條一條大魚就浮在水面。
“去把魚和箭矢撈起來。”劉協命令。
士兵們毫不猶豫,撲通撲通的跳下去,把與和箭矢都撈起來,清點了一下,大家攀比這誰射中的魚多。
“把這些魚的魚鱗去掉,把肉切下來。”
士兵們一愣,晚上是有飯食的,而卻還不錯,這些魚拿來干什么。
不過侯爺叫做,那就做吧。
把魚身上的肉割下來,魚頭和魚尾,還有魚背都扔掉,只要魚兩側肉質鮮美的部分。刮去魚鱗和里面的黑膜,簡單的清洗一下,士兵們就拎著魚肉回到了營地。
營地里面,奶媽已經準備好了佐料,下鍋翻炒佐料,然后倒入大鼎鍋里面,加上水焼煮,劉協的營地頓時香味四溢。
“殿下,皇甫將軍來了。”門外的士兵喊道。
“董侯,我們又來蹭吃了。”皇甫嵩笑著說道。
劉協走出營帳,哇塞,這也來得太多了吧:“來,來,來,我來介紹,這是平東將軍董重,這是騎都尉曹操,這是劉表劉景升,這是孫堅孫文臺,這是劉岱劉公山······”
媽的,有這么欺負人的嗎?這是打地主還是怎么的。
可是這些人都是不久之后獨霸一方的人物,哪一個牽出來都是響當當的,劉協還真不敢得罪。
好在魚多,把今天送來的肉食也弄上,倒是也夠吃。
這些人還是很要面子的,每個人都順手帶著肉呢,看到劉協沒說什么,這些親衛們把肉拿去,交給做飯的士兵去了。
營地里面忙起來,親衛們開始布置場地,因為劉協的營地比較小,所以顯得有些擁擠。
不過這些人都是世家貴族,要不就是軍權在手的高官,所以劉協的士兵也只有靠邊站,這樣安排下來,倒是不顯得擁擠。
劉協只有三歲,大家倒是不怎么為難劉協,自顧自的說起了軍中之事。
奶媽皺著眉頭,把香料一包一包的往外拿。原本只是給劉協準備的香料,現在要拿出這么多出來做魚,關鍵是這些人都是來打秋風的,給了吃的,還不一定能夠有個好字。
想到這些,奶媽和春蘭心中就不高興。
心中不高興,臉上自然也就不高興。
二人長期跟著劉協,在劉協的陣營之中,也算是核心人物,及時受過這等氣。所以現在臉上就直接表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