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的城門為此打開,一個個官員伸出頭顱,臉上帶著欣喜。
廣宗是黃巾軍的老巢,廣宗大捷,意識著黃巾軍日薄西山。
省中,焦頭爛額的太尉楊賜突然抬起頭來,驚疑的看著司徒袁隗和司空張濟:“你們聽到了嗎?好像有人在喊,廣宗大捷。”
“伯獻,你耳朵······不,好像真是······”司徒袁隗原本想調笑楊賜幾句,沒想到還真的傳來一聲廣宗大捷的喊聲,而且喊聲越來越響,不一會兒就在省中前面停下了。
“廣宗大捷?聽到了嗎?廣宗大捷。”張濟興奮得不知道說什么好,這些日子,朝廷因為與黃巾軍開戰,各種用度劇增,作為司空的張濟,這時候已經是毫無辦法了。
現在終于聽到廣宗大捷的消息,如果這消息是真的,那么朝廷怎么也得堅持下去。
“冀州軍報······”傳令兵喘著氣,大聲說道。
“知道了,你趕快下去休息。”楊賜這時候滿心歡喜,黃巾軍終于打退下去了,對皇帝也有所交代了。
這些日子,皇帝不停的問全國的軍事形勢,楊賜每次詔對,都是膽戰心驚,生怕一次說錯,人頭不保。
現在好了,朝廷打贏了,什么事情都沒了,楊賜這個太尉也輕松了。
“不知誰是袁司徒,有虎賁中郎將和大將軍椽的家書。”傳令兵小心的問道。
“我就是,這是賞你的。”袁隗立刻明白,袁術和袁紹托傳令兵帶回家書。
這是從戰場上傳訊最快的方法,不過只有朝中重臣才能享受這種待遇,畢竟這是朝廷的八百里加急文書,可不是私人的信差。
當然,信差也樂于做這件事情,一封家書不重,不影響軍報的傳送,還能得到一些額外的收入。
“謝司徒。”傳令兵謝過,自有省中的官員安排休息。
“不對,不對啊,二皇子才四歲,怎么能獻妙計、破妖術、炸城門?”楊賜看著皇甫嵩的軍報,滿臉疑惑。
難不成皇甫嵩為了討好劉協,把別人的軍功安在劉協頭上?
但是不可能啊,如果是別人的軍功報過來,這么明顯的不合理,難道皇甫嵩不擔心太尉府查證?
就算太尉府不查證,大將軍府豈不查證,要知道現在大將軍可是何進。
“也不是不可能,伯獻請看,這是術兒查證的結果。”袁隗把袁術的家書遞給楊賜,指出袁術對劉協的調查。
“這個劉澈,真的有這等本事?《尉繚子》?就算專研《尉繚子》,也不可能有這等手段。”楊賜說道。
“這可不一定,有一個劉澈,就有可能有第二個其他什么澈,只是現在還沒查出來而已。況且,如果沒有劉澈這樣一個人,一會兒詔對,伯獻打算怎么說?”
袁隗和楊賜都是大漢朝的冠族之人,對朝廷大事非常清楚,有些話自然不能明說。
關于劉協獻計、破妖術、炸城門,不光要給皇帝一個說法,還得給皇后和文武百官一個說法,要不整個朝廷就會秩序大亂。
一個三歲多的孩子,就有如此智計,朝中的文武大臣豈不會立刻倒向劉協,而皇后一黨豈會讓劉協活著,到時候朝中定會大亂。
現在宮外有黃巾軍作亂,宮內如果再亂,那大漢朝可就······
劉澈,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劉澈,至于劉澈這個人實際如何,那就另當別論了。
三人統一口徑,一起拿著皇甫嵩的軍報,去宣室殿詔對去了。
喜歡亂世道皇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亂世道皇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