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見拿著一杯茶慢慢喝著,不如喝酒過癮,不過九姑的茶道高明,清幽的茶香讓人舍不得放下杯子。
張正陽吊足了胃口,這才慢條斯理搖著扇子說道:“你方才說過黎民百姓,黎民無姓,不服教化,百姓則是登記在冊的順民。
問一個問題,老百姓種地,是不是看天吃飯?你肯定說必然是這樣。風調雨順,多得一些糧食。澇旱災年,或許顆粒無收。
這就是天地的道理,不會因為你老百姓要餓肚子,就把災劫消除,是為天地不仁。”
張正陽拿起另一杯茶,準備再次矜持喝完再講解,甄見猛然掄起《長生經》拍在自己大腿上說道:“這是和我玩兒文字游戲啊。天地不仁,這是說天地;天之道,說的是天道,而不是天地。
哎呀,這個問題原來這么簡單。天道就是類似于官府,老百姓種糧食,要給官府繳稅,災荒之年官府要賑災放糧。”
張正陽無語望蒼天,早就知道,徒弟太聰明了不好,做師父的人沒有成就感。你看看,話說半截,他就自己領悟了,這個沒勁。
這個問題橫亙心頭許久了,現在念頭通達。甄見迅速從頭翻閱《長生經》,許多似懂非懂的問題,此刻徹底明悟。
甄見的金丹外側,一個個銀色文字光華璀璨。張正陽氣得險些捏碎茶杯,你這是悟道?我就說了那兩句話,你當我這個做師父的人情何以堪?
符如海端著茶杯如同木雕泥塑,九總管也是滿臉無奈。甄見悟道根本就是不自覺的那種,《長生經》是甄見開啟畫中界的基礎典籍,而且文字甄見組成的基礎就是這門看著不起眼的道藏。
陰陽宗世代傳承《長生經》,作為弟子入門的第一部典籍,必須熟讀甚至背誦,可惜沒人能夠從《長生經》悟出什么道理。
甄見領悟《長生經》是借助畫中界,他領悟的內容越多,文字甄見的身體越是凝實,對于大道的感悟越澄澈。
甄見滿心歡喜,原來這句話應該這樣理解,原來天道和天地是這樣的關系,原來這句話大有深意……
沒有靈氣波動,只有淡淡的道韻散逸出來。張正陽用扇子捂臉,左手無奈擺了擺。讓張紫青她們湊過去,坐在甄見身邊感悟。
這個便宜不占白不占,張紫青她們不去感悟,難道讓這院子里的桌椅板凳去悟道?
金丹光華流轉,因為徹底領悟《長生經》,金丹表面的二百四十個文字如同繁星照亮夜空,讓金丹顯得通透。
金色光霧穿透三百六十個符文,直接侵染這二百四十個文字。尤其是七十二個道字,最先染上了一抹金光。
甄見體內散發出來的道韻讓張正陽睜開眼睛,活見鬼了,怎么可能如此強大的道韻?你才是個金丹修士懂不懂?這道韻,化神期的大修也做不到啊。
中土世界的一座高山,雷霆匯聚,高山的山神驚恐跪在地上,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更不知道雷霆為何要劈了自己所在的靈山。
一道符箓破空飛來,化作了張正陽的樣子說道:“立刻下山躲避,這不是你能承受的機緣。”
山神如蒙大赦,原來是機緣,不是危險就好,否則他以為自己不小心做了什么錯事,導致天道震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