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獨鹿王做恍然大悟狀說道:“那童逆的軍隊伏擊了我部,所有目擊報告都說他們裝備極為精良,可是人數十分有限。”
左谷蠡王說道:“這就沒錯了,對方先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然后展現實力,試圖震懾住我方。然后他可以慢慢調集援兵,或者消耗我方的補給。這就是一個拖延的計策啊!”
右谷蠡王補充道:“這幾天中了賊人奸計,我部明天愿意打頭陣,讓童逆付出代價。”
又有幾個小王跳出來表忠心,說愿意圍攻這座要塞,眾人不怕他那些裝備。
左賢王咳嗽了一聲,其余諸王都安靜下來,聽聽實力最強,資歷最老的左賢王怎么說。
左賢王說道:“這打肯定是要打,但怎么打還請諸位仔細想一想。不論城里是五千人,還是一千人,那些精良的裝備可不假啊。”
左谷蠡王站起身,說道:“怎么排兵布陣,小王聽就候左賢王差遣。”其余諸王也跟著紛紛表態。
左賢王對此很滿意,他看向二把手的右賢王,說道:“右賢王閱歷豐厚、頗有計策,何不給諸位想想對策?”
右賢王說道:“如何安排,我一切聽從左賢王安排。若是分析一點的話,倒是有點想法。”
他說道:“對方統轄著河東郡,那里非常富庶,據說今年糧產頗豐,每家都有不少庫存呢。我軍何不將計就計,圍點打援,然后狠狠地劫掠一番。”
他的話說出,諸王貪心四起。打仗對于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搶東西啊,讓自己的部族多一點吃食和奴隸才是硬道理。
至于單于什么的,終究和多數人沒關。硬碰硬的事情,誰愿意做,誰去做吧。
右賢王的話明顯掀起了諸王的本性,他這個節奏就是要讓左賢王自己出力,或者被迫做得罪人的事情。
左賢王深知右賢王的本事,他心中冷笑,就是因為他這樣的人太過貪婪,匈奴才是現在這個局面。
他最看中的倒不是單于位,而是匈奴的未來。他建設左國城,任用一些漢人,對新崛起的童遠也是禮尚往來。
他這么做,就是想讓匈奴人能夠多元化,既可以在草原馳騁,又能連通西域,還能在漢土建城發展,他相信這樣的匈奴可以變得更強大。
甚至,那呼廚泉和劉豹要是有心復興匈奴,也認同他的道路,他完全愿意接納他們回來,明明白白地讓他們做單于。
可是,他左賢王也不是任人搓扁揉圓的懦夫,童遠對呼廚泉、劉豹的行為簡直是圈養山羊!那個去卑是個好端端的漢子,也變成了他的鷹犬!
可惡啊,為了匈奴的未來他必須敲打敲打童遠,讓他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并州之主。
“左賢王以為,我軍該如何行止?”
他回過神來,看到右賢王在向他詢問。
他笑了笑,說道:“我可以確定,我們能夠收編呼廚泉、劉豹,讓他們帶路,讓我們席卷整個河東,把財富全部帶走。”
“諸位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河東本是一盤散沙的於夫羅、白波軍、朝廷昏官和本地士族,現在聚在一起了嗎?”
眾人屏息,聽著左賢王的教誨,連右賢王都有點小緊張,可要仔細聽聽左賢王有什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