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賢王不顧一些人已經被右賢王煽起戰意,阻止道:“不可!敵人奸詐,我們追去他們又會遁走,如此往來怎有戰果?”
右賢王這回毫不讓步,搶道:“非也!你作為左賢王不想著救助部族兄弟,是要坐視左谷蠡王兵敗,被人屠戮嗎?!”
右賢王這回還搶占了道德制高點,要壓垮左賢王樹立他的威風。
左賢王最終爭不過右賢王,只好交出實際指揮權。
右賢王命令全軍立刻原路返回,途中如果遇到大隊敵軍,先不要戀戰,以返回汾水邊,保證后路為第一任務。
匈奴軍自進入童遠勢力范圍之后,就一直處于監視之下。這回他們立刻回師的舉動也通過烽火、旗語迅速傳遞給童遠和徐榮。
看來他們醒悟過來了,可惜已經晚了,舞臺已經準備好,就等他們就位了。
徐榮在城外得到童遠的意見,按照原定兩個方案中比較冒險,但是更為有效的那個執行。
他沉吟道:“我這個學生真是值得我為他效力。就從這次選擇上就能看得出,他已經遠遠勝過一些優秀的將才了。”
說完他又回頭瞥了一眼要塞上飄舞的新西涼軍旗幟,然后指揮部隊搭建浮橋,運送物資渡過汾水了。
兩日后,匈奴大軍回到了在之前汾水東側的區域,也就是幾天前所駐扎的大營。
這里已經被新西涼軍徹底破壞,按道理汾水對岸就屬于匈奴舊王庭的勢力范圍。
可是偏偏對岸不是左谷蠡王等待著他們,而是徐榮、黃於、楊奉、徐晃、呼廚泉、劉豹等人,以及他們率領的四萬多大軍。
這四萬大軍,有五千無畏軍,一萬五千匈奴兵,還有兩萬余屯田軍,是童遠首次把河東郡的屯田軍集中起來作戰,當然這樣集中的目的就是要徹底殲滅匈奴舊王庭主力。
匈奴舊王庭這邊有七萬余大軍,而且騎兵數量超過四萬。可是他們之前作戰不利,又經歷連日奔波、補給不暢、體力枯竭、士氣衰落。可以說這是童遠他們專門挑選的作戰時機和地點。
童遠、耿清、去卑、郝昭等人尚在山上要塞之中,他們的視角可以飽覽匈奴大軍的動向。
目前的態勢是,汾水自北向南流,匈奴大軍位于汾水東側的大片平原之上。
他們南邊是童遠等人所在的要塞,汾水西側平原上是徐榮的四萬大軍。
東北方向則是界休縣諸城,城里都是每人都有鎧甲、冬裝的屯田軍,而且胡瑯兒的騎兵第三旅也從鄔縣追來界休。
這樣匈奴舊王庭大軍是三面有敵人的狀態,只是要塞內只有接近兩千兵馬,在匈奴舊王庭眼中,不具備出城夾擊的實力。
甚至對徐榮這邊也沒有太過于警惕。他們認為汾水對面雖然有四萬多敵軍,可是雙方人數差距較大,搭建浮橋需要時間。
而且唯一可以直接渡河的淺灘,也只能容納幾千人較快通行。所以匈奴人安排諸王輪流值守淺灘,如有情況可以隨機應變。
這一天是實力中等的左獨鹿王防御汾水淺灘區域,其余諸王在后方大營開展無休止的扯皮。
河邊的匈奴斥候正在享受冬日里難得的日光,突然對岸百名騎兵靠近汾水,引起了斥候們的注意。
不過,這些馬上的騎手并不是漢人,而是和他們一樣的匈奴人。一些斥候以為他們是過來投誠的,稍微放下心來,對面也果然如他們預料,沒有殺過來的意思。
舊王庭這邊還沒有喊話,反倒是對岸的喊道:“別傻啦!趕緊過來吃羊肉吧!”
“你們跟著老王,與單于和朝廷作對沒前途,快快投靠新西涼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