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弩手爽了一把,現在該我們弓箭手了!”
“百二十步!拋射覆蓋!”
隨著各位隊率同時發出怒吼,六百弓箭手對空中小角度拋射出一批箭矢,然后略微調整角度又射一批。
弓比弩的一個顯著優勢就是拋射殺傷力更強,可以用于遠距離覆蓋敵軍,而且可以短時間內連放數箭,對輕甲、無甲部隊造成持續殺傷。
這兩千匈奴輕騎就沒有護甲,他們本來是跟著甲騎后面,等待破陣后大殺特殺的,結果反成沖陣的希望。
當他們沖擊到接近百步的時候,一批批箭雨從天而降,掀倒了百余騎兵。
這些翻倒的騎兵和之前的障礙又絆倒幾十名騎兵,搞得陣型大亂,有人在沖,有人停下,更多得人小心避箭的同時只能慢速騎行,這個沖擊已經不存在了。
那些還在沖擊的也因為地形原因提不起速度,被擘張弩輕松收割生命,而弓箭手還在各個隊率的指揮下,朝著早已熟悉的預定區域放箭。
那些還在小心翼翼避開各類障礙的匈奴騎兵,在短時間內一共挨了五輪箭雨覆,超過三千支箭的射擊。
這些箭矢大多未能命中要害,但是讓沒有盔甲的匈奴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首先,已經無法沖鋒突陣了。這些騎兵前進的道路本就泥濘,還有各隱匿的障礙物。堆積的尸體讓道路更加擁堵,騎兵能緩慢通行就已經是萬幸,所以沖鋒徹底成為不可能的事情。
然后,滿天的箭雨擊殺了四百余人,射傷了五六百人和近千馬匹。也就是說,兩千輕騎兵還沒照面,就已經被爆射的弓弩手廢了一半。
最重要的是,匈奴兵已經失去了指揮。在剛才的戰斗中,那個顯親王被無畏軍前排弩手放倒了戰馬,他被甩飛摔傷,其余侍從早已戰死或負傷。
當然,無畏軍也付出了一些代價。除了一共不超過五十人被無力的騎弓射死射傷外,最主要的是六百弓箭手由于短時間快速拉弓數次,手臂脫力,短時間內無法再用硬弓。
無畏軍對此也早有安排,只見這六百人竟然向前撿起了前排弩手扔下的闕張弩,用腿部和腰背的力量裝填弩機。
無畏軍各部的協同作戰已經爐火純青,這種分工配合同事保證了遠程打擊的密集性和連續性,即使是對方射來零星的箭矢,也不能打斷整個陣地一同裝箭的壯觀景象。
黃於看到匈奴兵尚有幾百人在緩慢前進,他親自帶領最后一排負責警戒的三百持槍步兵,直接沖上去,誅殺敵軍。
匈奴的殘兵也大多下馬,零零散散地步行殺了過來,與無畏軍步兵戰成一團。
無畏軍以什為單位,組成小型方陣,面對匈奴兵是三支槍一起刺出,然后再三支槍刺出。其余將士護住左右,暫時采取防衛的打法。
匈奴兵多是零散的殺了過來,交手的時候完全是局部以少打多的情況,正面的往往難以支撐兩輪槍刺,側面的卻無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擊殺防衛的槍兵。
只有一兩個方陣,被密集的匈奴兵包圍,不得不全員防守,多人負傷,幾乎被沖散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