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段路之后,大軍繼續高速行軍。
連續的疲勞行軍,消耗著將士們的體力儲備。有時候,行軍隊列需要輪換帶隊,讓后面的士卒可以邊走邊瞇一會。
沒錯,這些士兵身體在行軍,但意識是半睡眠、迷迷糊糊的,勉強得到一點點休息。這并不是這支軍隊意志力薄弱,而是為了達成戰術目標,對身體和精神發起了極限挑戰。
只不過接下來的幾天又遇到不好的天氣,大風寒冷導致掉隊的士卒越來越多,后方的輜重也跟不上前進的步伐。
冬季野營非常耗費士卒的體力。也許,軍隊一天野營與住在屋舍差別不大,但持續五天,就會出現不少傷病、體能、執行力的問題。
這些天下來,只有四千人還能保持著一天八十里山路的速度,后面的兩千兵馬只能走四五十里。甚至到距離奢延水僅一天路程的時候,連于毒訓練過的山地步兵和整日在山中作業的卸嶺部,也有近半士卒實在跟不上了。
于毒、申隆果斷下令,全軍休整半日,并召開作戰準備會議。
目前的態勢是,于毒等人位于膚施縣的正南方,與故縣城只隔一條奢延水。預計匈奴潰退的兵馬、部眾、牲畜會從東南方向的漢直道,沿著奢延水一路向西北方向過來。
原計劃,他們可以搶先奪下膚施城,遲滯匈奴潰退部的步伐,然后等到后續援軍到來,一同圍殲。
但是,考慮到奢延水冰凍有限,估計需要修建浮橋,或者涉水過河。而包抄兵馬在通過奢延水時,一旦遭遇敵軍前后夾擊,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做出一定調整。
于毒帶領三千兵馬繞到漢直道、奢延水畔的一片空地,截擊敵軍。
申隆、薛夏在這里集結后續的兵馬輜重,一方面建立一個臨時營地,接納掉隊士卒,并稍微恢復體力。另一方面,可以打造器械,做足充分準備準備一鼓而下膚施城。
申隆保證可以奪下膚施城。他率領的這批卸嶺部和工程兵,打仗不算一流,但搞攻城、攀爬的本事,自稱第二,則無人敢稱第一。
于是,于毒率領三千兵馬,僅攜帶有限的補給和后勤裝備,趕在三萬匈奴人到來之前,占據,阻斷了敵人的歸路。
于毒看著身邊的將士們,他們這一年多來吃得好,住得暖,卻并沒有安于享樂,疏于訓練。
相反,他們以在特定的時間內,忍受寒冷和饑餓,挑戰自身的極限為榮。這種精神讓他們與那些脫產的無畏軍一樣,以武德和奉獻為驕傲。
他們雖然是屯田軍,但也是新西涼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基干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不要說禍害他們鄰里的匈奴人,就是袁紹軍的精銳,只要在山地交手,他們也自信可以勝得過。
于毒回頭望了一眼,西北風吹得他睜不開眼睛。
他們現在是布陣于漢直道、奢延水畔,控制了附近的小高地。奢延水在膚施城那里由從東西向,轉為南北向。他們的東側就是充滿薄冰的奢延水,敵軍一些輕步兵倒是可以零零散散跑過去,但牲畜和盔甲嗎,就得乖乖留下了。
斥候頭目跑過來,“稟告校尉,附近只發現了少許馬匹近日通過的痕跡,沒有大軍、畜群經過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