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遠打算在離開上郡返回夏陽之前,專門巡查一邊郡里。隨著他統轄地域的擴大,這有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巡查一郡之內的各縣。
以后就是對著各郡指揮了,不知道會不會脫離基層屯民和百姓,離他們原來越遠呢?
他心中暗暗發誓,不去做皇宮里的孤家寡人,爭取成為與基層軍卒百姓常在一起,能夠飽覽時代畫卷的新帝。
他并不知道,與此同時另一位人物也在心中暗暗發誓,希望效仿光武,能夠一舉復興漢室。
幾日后,尚在高奴城的童遠,見到了董白派來的使者。使者只帶來一封信,并沒有什么口頭消息。
童遠讀了信,一眼就看出這文筆是蔡琰寫的,但他沒有過多關注文筆,而是被內容所震撼。
盤踞武都的皇甫嵩、益州牧劉焉和徐州刺史陶謙,均在去年底去世。
那皇甫嵩已經病了大半年,尤其是去年春天以后,愈發重了起來。
此前,他花了不少的心思,與一位文士仔細謀劃了不少事情。接下來他韜光隱晦,專門表現的低調消沉。
不想,他這假裝的低調,最后變成了真的低調。他后來不知得到了什么消息,竟然主動避走武都郡,從此一病不起。
他去世以后,所部郡縣兵被雍州刺史賈詡吞并,幾千名精銳部曲卻煙消云散,不知去了哪里。
而那劉焉則在上回兵敗喪子以后一蹶不振,他的駐地綿竹又發生大火,打造的天子級別的車乘,全被燒毀,不得已遷往成都。再加上朝廷和天下對他的指責,更讓他無地自容。
就這樣,劉焉到了成都重病不起。最后,他慎重地囑托幼子劉璋、重臣龐義、趙韙、張松等,要休養生息,安撫東州人,爭取吸納更多中原人才,奠定光復漢室的基礎。
至此,劉焉病逝,劉璋繼為益州牧。
而那陶謙的事情就更為耳熟能詳了。與三讓徐州相似,在陶謙生前的努力下,以及糜竺、陳登、孔融的勸說下,以豫州刺史的身份,統領徐州。
劉備此時有原本的幽州精銳,以及數千窮苦難民武裝,又得到陶謙調撥給他的四千丹陽兵。此時實力頗強,正式成為不容忽視的一方勢力。
當然,董白等人所知有限,不知道這些變動之中,又會冒出怎樣的英雄人物。可是童遠卻暗暗記下,知道自己需要加快腳步,否則就要和劉備搶趙云、諸葛亮了。若是讓劉備走到那一步,估計是平添自己的麻煩罷了。
其實,劉備已經在聚攏各方人才了。之前通過四海商幫聯絡上的汝南陳到,此時因為佩服劉備的為人,又看中他的英雄本領,已經響應號召,攜本部加入其麾下了。
人才啊,公孫瓚手下的那位,可決不能讓給劉玄德啊。
此時公孫瓚那里也上演著一出出大戲。
“這些人都是欺壓百姓,橫行鄉里的惡人,全部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