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急得焦頭爛額,在巨大壓力之下,動輒打罵將校軍卒,導致手下愈發疏遠。他面對這種情況不僅沒有振作起來,反而迷信巫女占卜做法。
聽聞消息的賈詡,根據童遠的方向決定再來點狠的。
他派人見到漢獻帝劉協,表示可以正式授予李傕大司馬,并加以重賞,然后不久后可以提出,遷往夏陽或弘農就食。
并給劉協分析,從目前情況來看,李傕只需要一個臺階下,很有可能迫于現實的壓力同意放行。
劉協聽到有可能擺脫李傕的魔爪,前往夏陽匯合董白,當即同意了這個建議。
李傕每日讓巫女祈禱作法,竟然成功地盼來了朝廷授予大司馬。大喜之下,他將漢獻帝給的封賞大半賞給巫女,一同尋歡作樂。
看到這等場景,軍中將士和攀附他的文士非常失望,更加離心離德。
不久后,軍中謀士宋果密謀勾結郭汜叛亂。這李傕雖然整日飲酒作樂,到手下李別、李暹一直在防范郭汜。
結果事情敗露,宋果被殺,被株連的人竟有五百之多。連投靠李傕的侍中左靈,也怕被李傕懷疑,借機逃到董承、楊定那里去了。
這樣到了六月份,李傕的實力更加削弱。在漢獻帝劉協接連十余次提出東歸,以及童遠兵馬不住試探騷擾的情況下,不得不答應讓獻帝向東,到附近糧食供給方便的地方。
郭汜聽聞消息,也裝作開明忠義的樣子,立刻釋放了群臣。一時間君臣見面,哭聲四起,感嘆世道的艱辛。
約過了半個月,童遠、張濟又送來充足補給、物資,暫時供給了皇室的需求。李傕、郭汜等人也似乎安頓下來,暫時沒有再亂的趨勢。
關于之后的去向,劉協有意前往夏陽,畢竟那里兵馬強悍,衣食富足,可是楊彪等人卻希望天子前往楊氏的家鄉弘農。
楊彪密奏道:“李傕、郭汜皆是惡狼,而那董家之輩乃是猛虎,萬萬不可從狼窩往虎口中送。”
劉協想要堅持,不想那楊彪竟然態度堅決,表示段煨、張濟心中尚有大漢,實力稍弱,尚且聽命,而那董家之人恐怕與董卓無異。
他反問道:“既然楊先生如此忌憚渭陽君、郃陽侯的出身,那當面為何不說,反倒是我們看著她等立下不世之功,又得到救助的時候這樣呢?”
楊彪霎時感覺劉協這幾年確實日漸成熟起來,經歷了這次的事件似乎對他人都有些不信任。
他又是引經據典的議論了一番,指出弘農只是暫時停留之處,待各方接受現狀,在尋機返回故都洛陽。
劉協也有返回洛陽的想法,可是他心中還在猶豫,一時拿不定主意,說道:“我還沒有想好,此事過兩天再議吧。”
楊彪離開后,來到了一處僻靜開闊之處。早有一深沉嚴肅的文士等候多時。
“國丈久等了……實在遺憾啊,彪無能,苦勸未果。”
那深沉文士說道:“看來要搶在董賊動手之前下手了。這件事恐怕對你我家族名聲并無好處,你可下得了決心跟隨?”
楊彪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說道:“為了天下,只能和那人攜手了。”
深沉文士又說道:“此人亦是惡賊,但數賊相爭出現裂痕,才有可能讓天下重新歸于漢室和士族的手中。當年王司徒沒有兵馬,又過于心急才功虧一潰。這回就看你我的水準了。”
楊彪說道:“某這些年實在辱沒士族英明,以后楊家為國丈馬首是瞻,我的五千部曲家丁,以及其他弟子門客都是可用之人。”
那人說道:“還不急,先讓那虎豹熊羆爭奪一番,我等先在背后協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