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也給他授予校尉的稱號,讓他駐守汜水關,穩固洛陽周邊的安全。
重新劃分了各區域,接下來就是集中力量做事情了。
他讓董白往朝中發力,爭取升原河東太守王邑進入朝堂。
這個王邑在河東太守任上時間不短,做得可以說是穩穩當當,頗受到吏民各家愛戴。可是他一直與新西涼軍走得不遠不近,用也難以深入,不用也頗為不妥。
干脆給他升官,讓他進入朝堂。剛好他早年師從宗室名儒劉寬,在士林中很有威望,讓他入朝展開活動最為合適。
另外,他打算將馮翊、河東兩郡事務統籌起來,文由衛覬處理,武由新西涼軍管轄,集結力量準備出擊。
所以衛覬就卸任西河太守,改為河東太守,且兼任司隸別駕從事,具體主持馮翊、河東兩郡民事。
張既由并州治中從事,晉為并州別駕從事,并且擔任延安郡太守,主持延安、西河、上郡三郡事務。申隆輔佐其建設道路,開采礦石等地下寶物。
又以于毒部為基礎,吸納全無種羌、氐人各五百,組建無畏軍第三衛第十旅。于毒任旅校尉,薛夏除郡縣職務外,兼任軍教官。
太原郡由于安穩繁榮,且周邊形勢復雜,必須考慮各方平衡。所以,升賈逵為太原郡丞,正好他的能力足以處理好南部發展、統轄友軍、結好晉陽等復雜任務。
之前在太原南部發展的孫資、張方等人就撤回皮氏,由他這邊統一重新部署。
考慮張既、于毒防衛重心在延安、上郡這邊,而西河郡又是兵事緊要的區域,所以要安排一位智勇雙全,又擅于處理復雜情況的將領守衛。
童遠將耿清升為中郎將,調給他第三衛直屬作戰營,并給予他指揮周邊豪強、胡人的權利,讓他駐守于西河郡左國城。并將之前表現優異的呂建升為直屬營都尉,聽從耿清的差遣。
這樣布置以后,胡瑯兒、徐儉率領的騎兵第三旅,黃於、陳溝率領的第十三旅,楊奉率領的第十二旅和去卑、徐晃率領的第十一旅,以及部分直屬兵馬共計六千余脫產精兵,隨時可以大舉出擊。
與徐榮、張錄等檢視各部后發現,現在各旅都有精兵猛將,并且在特定戰場有一定優勢。
只有楊奉的第十二旅實力稍弱,特色并不突出。再考慮之前對楊奉許諾的升職,是時候要調整一下他這邊了。
而徐晃能力突出,戰功卓著,是童遠非常欣賞的名將。他正好可以升為校尉,獨領一旅兵馬。
又借著統一調整的勢頭,升張錄為軍師將軍,專門負責聯絡各地豪強,統轄四海商幫事務。
授予楊奉平狄將軍,又升為無畏軍第三衛副將,職位在耿清和各旅校尉之上。
徐晃升為校尉,攜勇蠻營入主第十二旅。
張燕之子,駐守太原郡南部較長時間的張方,經過一段時間發現,比較擅于軍需后勤工作,也調入第十二旅擔任軍需官,
由于徐晃曾經和楊奉共事較長一段時間,且極具人氣,所以第十二旅將士非常歡迎。經過一段磨合之后,第十二旅直接成為頂尖戰力。
喜歡三國之重振北疆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三國之重振北疆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