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怎么會有漢家學堂?”,每一個受過啟蒙教育的讀書人,都會熟知這首《三字經》。因而全東等人都有種回到中原漢地的錯覺。
但那蒙古特色鮮明的帳篷又冷冰冰的提醒著他們,這是東蒙古草原,不是農耕傳家的漢地。
“諸位可有興趣進去看看?”,胡努爾見大家都有一探究竟的心思,也沒藏著掖著,徑直問道。
“這里不需要那什么通行證嗎?”,有著先前被護衛攔下的經歷,宋德芳瞧著被稱為校門的地方站著一個面容嚴肅的護衛,雖說年齡似乎有點大了,頭發也半百。就連后背,都有點佝僂。但他卻努力的站著更筆直,看到胡努爾一行人走近了,這老頭護衛也依舊保持著肅然的臉,好像一尊雕塑。
“嘿!老李,今天你當值啊!”,胡努爾邊走邊扯著嗓子大聲呼喊道。
這時那老頭似乎才注意到有人靠近,肅然的神情也一下子像春日的冰雪,忽的消融一空。轉而擠出討好的笑容道:“是胡努爾那顏嗎?又是王爺命你來看孩子們上學的嗎?”。
“這是阿穆爾格,他放了一輩子羊了,如今耳朵不太好,眼睛也不行了。王爺心善,給了他在學堂看門的差事。”,胡努爾向全東他們介紹著,又沖老阿穆爾格近乎吼叫道:“是我!不過這次不是王爺讓我來的,而是有幾位王爺的客人,想要進去看看。”。
阿穆爾格聞言反應了半晌,才終于回過神,用同樣震得讓人耳朵發麻的聲音道:“哦!這樣啊!那你們進去吧。但孩子們在上課,你們不要打擾他們讀書識字就好。否則教書的先生會生氣的。”。
“好好!我們不打擾,不打擾的!”,胡努爾回應著,老阿穆爾格已慢吞吞的打開了校門。
此時正是上課的時候,每座帳篷似乎都是一間獨立的教室。全東他們走到最近的一間教室,從外掀起半邊門簾,讀書聲頓時更加清晰了。
便見里面盤腿坐著上百個半大孩子,有男有女。大多身著常見的灰撲撲的蒙古長袍,只是沒有多少油污,看著還算干凈。此刻每個人跟前都擺著一張小木桌,上面疊了幾本書。其中有一本敞開著,大家大聲朗讀著書上的內容。
而在所有孩子們的前方,則擺著一張大木桌。木桌的后面則是一塊長方形的木板,上面被涂了黑漆漆的。一個中年教書先生正用一種白色的筆在上面寫著什么,認真去看,才發現是《三字經》的全篇。
在朗讀了一陣后,教書先生便讓孩子們上臺用蒙文寫一遍《三字經》,宋德芳不太識得蒙古文字,所以也不清楚孩子們寫的是對是錯。而全東雖識得蒙古文字,但對這簡化的漢字卻有些陌生。
“不知這先生教的漢字,怎會這么奇怪?”,全東有點無法忍受錯字連篇的教育,終是忍不住道。
“這是王爺所創的簡化漢字。他說咱們蒙古人本就不太能讀書識字,若筆畫太多,反而更不太能學得。因而就簡化了一些常用字,孩子們現在學的還挺快呢!”,胡努爾是見識過這種掃盲成果,因而介紹時隱隱有些自豪。
只是他們的聲音還是讓內里的孩子們聽到了,于是一些忍不住好奇的孩子便不停的扭頭看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