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雖然特木倫他們跟對岸的距離被大大的拉近了,但這意味著,他們被射中的風險更大。
哪怕躲在木板后面,也很有可能被從天而降的箭矢集中。到底射擊并不只有直線射擊的,對于在草原生活多年,騎射功夫也不差的馬匪們來說,通過一定的仰角射擊,從而越過擋箭的木板,并不是難事。
這下,三支木排上再次出現十余人的傷亡。
要知道特木倫帶來的親兵也不多,只有百余人。每射死射傷一個,都是他們的損失!
見擋箭板無用,特木倫也估摸著時候差不多了,便道:“點火筒!”。
就見三個排上的士兵紛紛解開腰間的火筒,在其中一個人士兵點燃火折子的情況下,紛紛湊上去點燃火筒。
這是斡赤斤從兀魯圖斯部買來的。由于討匪是整個東蒙古草原的大事,兀魯圖斯也不好太過藏著掖著。并且討匪大軍也不是白拿的,每三支單發火筒,價值一頭羊。比賣給脫忽的時候,是要優惠很多的。
作為交換,兀魯圖斯兩千的騎兵,也能夠在討匪完成后,公平的參與到戰利品的分配。并且份額,跟擁有五千移相哥一樣。而且在整個行軍的過程中,大軍的一切買賣交易都只能與兀魯圖斯部進行。
正是這個原因,兀魯圖斯部的商隊才能跟在大軍屁股后面愉快的做著買賣,否則的話,早就被當成肥羊搶的連渣都不剩了。
當下在火筒紛紛被點燃后,特木倫大喊了一聲放。就見綁住木板的繩索被嘩啦一聲放開。再也承受不住的木板頃刻間便栽入河面。
轟轟轟,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也在河面上響起,大量的火花在河面綻放。少量的火花落入水中,迅速漂浮起少量倒霉的死魚。而大部分的攻擊,則落入猝不及防的馬匪隊伍。
原本因火筒的射程有限,所以在河對岸射擊時,馬匪們是不能完整的感受到火筒的巨大殺傷力。尤其是那些高速飛射的鐵片和瓷片,雖不至于讓每個人都當場斃命,卻可以讓每個與之接觸的人都受傷。
血淋淋的傷口伴隨著燒紅的瓷片或鐵片,就像燒紅的烙鐵生生的印在自己的血肉里。那種痛,簡直就跟被架在火上烤一樣。
于是凄厲的慘呼聲紛紛響起,讓一些沒受傷的人也感到了膽寒。
趁此機會,木排終于靠岸了!
而在對岸觀戰的斡赤斤在笑過之后,卻馬上就臉色陰沉了下來。因為這么犀利的火筒,卻是掌握在別人手中。
正是這個時候,河對岸的馬匪軍中卻忽的燃起大火。卻是從其他地方迂回渡河的騎兵終于繞道到馬匪的后路,給其迎頭痛擊。
喜歡雄起北亞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雄起北亞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