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鄰城,這里屬于長白山的余脈了。在后世,這里屬于牡丹江市的寧安市,如今是大真國胡里改路西南端的山城,往西是會寧府,往東是速頻路,而往南,便是大真國的重城南京了。
就區位優勢而言,還是非常明顯的。
當前因其位于粑忽嶺與張廣才嶺之間,又有牡丹江流過,形成了長條形的丘陵盆地地形,并且也是大真國北方進入南京城的重要關隘和山城。
全旭領著大軍匆匆趕到時,山城的守軍已經得到會寧府失守的消息。所以提前關閉了城門,讓余旭的大軍,吃了個閉門羹。
隨后余旭也命人嘗試著攻打了幾次,但是仗著地勢之優,特鄰城的守軍讓兀魯圖斯部的兵馬連城墻都沒摸到,就丟下了上百條人命。
見此,余旭也就命人暫時在城下扎營,等待援手。
此刻軍營內,一眾軍將濟濟一堂,商量著攻城的法子。
在草原,因城池不多,所以打仗很少會用到大型攻城器械。而在遼東,因漢化的緣故,關隘和城池較多,沒有大型攻城器械,很難攻破城池。而全旭他們此前是打著快速行軍,好讓敵人措手不及的法子。所以那些隨軍工匠和大型攻城器械,并沒有跟上他們的速度。
現在一邊缺乏攻城器械,一邊又擔心城內的守軍會得到后方的支援,讓軍中的將領們,著實有些苦惱。
“萬夫長,敵人已經閉門不出。我等若彳亍不前,等到日后守軍得了援兵,就更難攻克了。”,千夫長咼不阿指著沙盤上的特鄰城,神色著急道。
他說的也是實在話!剛才的一番商議,大家討論來討論去也沒有一個能服眾的法子。咼不阿便直接向全旭問詢,好讓其拿主意。
要知道,特鄰城可不是一般的山城。它建在兩道山嶺間的丘陵上,全部采用山里的大石為建筑原料。論堅固,比一般的土墻磚塊要堅固多了。
并且大真國建國之初,為了預防蒙古人南下攻打,還對特鄰城進行了加固。依托山勢,橫跨了并不算寬闊的牡丹江上游。
內里的守軍不少,根據暗衛提供的情報,常駐有三千人。現在得到了蒙古大軍南下的消息,想必算上城里的壯丁,守城之兵一定不會少于五千人。
這么一比,雖還是比不上全旭的上萬大軍。但局限于這樣狹窄的地形,再多的大軍到來,也不可能全部鋪開。兵力的優勢,也就很難發揮出來。
更何況敵軍還能得到后方的支援,因此圍城之法也是不可能的。
可如果硬拼,那得消耗多少人命。全旭不愿用人命去硬生生的攻克城池。現在的兀魯圖斯部,也沒豪氣到死傷上萬而絲毫沒有傷筋動骨的地步。
可不用人命去填,那這山城又怎么攻破呢?
這不僅是咼不阿一人的疑問,帳內的諸多將領,都對此心生疑惑。
就在這時,同為千夫長的阿當罕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