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沒有直接解釋,而是領著王文統上了一輛公共馬車。這是兀魯圖斯部來到上京城后,出現的新事物。
其實也不算新!馬車的概念是原來就有的,只是兀魯圖斯在舊馬車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不僅提高了運載量,還安裝了彈簧,讓舒適性有了極大的提高。
若不是當前缺少橡膠,還可以對車輪進行一定的改進。現在只是在木質車輪的基礎上,加上耐磨損的皮革,從而增強了穩定性。
另外公共的概念也是兀魯圖斯部新傳入的!
在巴彥烏古拉城,滿洲里,黑山城,這樣的公開馬車已經是城內百姓出行的首先。甚至嗅覺靈敏的商人已經發現了商機的存在,開始租賃馬車,嘗試跑跑長途客運路線。
為了提高境內的交通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兀魯圖斯已經命人在東北境內尋找火山灰。這是原始水泥的主要原料,要想大規模的修橋鋪路,那水泥的發明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巴彥烏古拉城至滿洲里的巴滿官道,滿洲里至黑山城的滿黑官道,全稱東蒙古大道的高級別官道在東蒙古之戰結束的時候,就在兀魯圖斯的命令下開始修建了。
現在出于政治和軍事的目的,滿洲里至上京城的蒙遼官道也在動用大量戰俘的情況下,加緊修建中。往后這條官道會隨著兀魯圖斯的腳步,一直往南延伸。
很可能延伸到大真國的南京城,甚至跨越圖們江,一直延伸到高麗境內。
王文統來的時候,就看到了沿途大肆開山伐林的修路工。只不過他當時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可能永遠都無法想到,兀魯圖斯部會有這么大的基建計劃。
當下公共馬車的車費不算昂貴,全程繞城一周,只需一枚五角的銅幣。而如果不坐完全程,起步價也只要一角銅幣。張衡他們的目的地是內城,車費需要三角銅幣。
這個時候,王文統又發現了被稱為蒙元的錢幣,竟然在上京也比較常見。普通人或許不知道這代表的深意,但王文統心思敏捷,常常能舉一反三,看懂普通事物背后的深意。
比如這個錢幣,聽說發行的時間不久。在東蒙古的時候,就能經常見到百姓用這種貨幣交易。而上京城,只是一座剛納入兀魯圖斯部統治不久的城池,竟然也這樣的普及,只能說明兀魯圖斯部在商業上的強大和對上京城的掌控之深。
此時馬車上,除了他們外,還有行商打扮的回回人。對方高鼻深目,說著王文統他們都不太懂的回語。
“張兄,怎么上京城還有色目人?”,王文統疑聲道。色目人在草原實際上并不罕見,但在遼東,卻是比較難得一見的。而且對方三五成群,說得激動處還手舞足蹈,不禁有些好奇了起來。
“大王好像提到過。說是無商不富,上京城要想恢復到往日的盛景,商人的引入是絕不可少的。而草原上,除了漢商,就是回回商人比較富裕了。而且他們做生意也絕不比漢人差,引入他們來上京城,也能早日讓上京城富庶起來。”,張衡介紹著,又出聲道:“好像告示上曾提到過此事,叫什么—筑巢引鳳,招商引資。”。
“是招商引資!”,一道聲音突然插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