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后的冀州巨鹿城外,天色已至黃昏,一支足有兩萬人的軍隊正在向巨鹿城靠近,看這支部隊的旗幟,應該是大漢的正規軍,幾名將官的旗號分別有皇甫、曹和袁三面大旗,而旗下的三員統軍大將,正是新軍統領、右中郎將皇甫嵩和手下的騎都尉曹操、校尉袁術三人。
他們在搜捕完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后,便馬上帶著兩萬新軍士兵向巨鹿進,一路之上曉行夜宿,盡量繞開沿途的城池由洛陽至邯鄲的距離大概是八百多里,但由于新軍是步騎兵混編的隊伍,因此走的并不是很快,本來曹操建議皇甫嵩派一名大將帶著隊伍中的五千騎兵先行,但皇甫嵩考慮到據朝廷派往巨鹿的探子傳回的消息,太平道在巨鹿的信徒有三萬多人,如果只有五千騎兵前去巨鹿,恐怕根本無法抓住或殺掉張角,搞不好自己這邊還會受到重創,因此皇甫嵩沒有采納曹操的建議,而是大軍一起繼續前行,由于還要繞開城池,這樣一天下來,大軍的行進距離也不到一百里,因此八百多里的路程足足走了十多天才到。
看看已經到了巨鹿城外,雖然天色已晚,但城門還沒有關閉,為了不驚動張角,以免打草驚蛇,所以皇甫嵩令大軍在城外五里處的一處密林中扎下營寨,然后派曹操換上百姓的衣服,帶著幾個同樣裝扮成普通百姓的士兵先去城中看看,聯絡上巨鹿縣的縣令,再看看城中的張角有什么動靜,等得到消息之后大軍再進一步行動。
得到命令的曹操帶著幾個士兵進了縣城之后,看到巨鹿城中并沒有什么異常,于是幾人向路人問清了縣衙所在,便直奔縣衙而去。
巨鹿縣令姓吳名謙,此時正在縣衙后的自己家中與縣丞、縣尉一起喝酒呢,同時也在商議城中的情況。
由于這里一直是太平道的老巢,因此這縣令吳謙沒少操心,不過說起來這吳謙還有些才能,他已經在巨鹿做了三年的縣令了,由于他是巨鹿城的父母官,因此張角也沒少給他送錢送物,而吳謙為了保持巨鹿的治安,也知道張角在巨鹿城中的威望,所以和張角走的很近,想借助張角的力量來幫助自己維持巨鹿的安定,而這一點由于雙方的配合做的還不錯,巨鹿城一直是個比較安定的城池,另外由于大量百姓前來巨鹿加入太平道,也令巨鹿的人口數量猛增,隨之而來的酒店客棧的生意都比原來規模大了許多,使得巨鹿縣的收入也大幅提高,令吳謙還為此沾沾自喜,覺得是自己的管理有方所致。
只是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朝廷密令對各地的太平道嚴加限制,不能任由他們這樣展,吳謙才意識到自己這個縣令并不是個美差,而是個燙手的山芋,好在他和張角很熟,經常能見面,所以他也借著與張角見面的機會對他旁敲側擊,希望張角能遵守大漢律令,免得最后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張角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明里確實有些收斂,但暗地里反而更加快了太平道的展度,因為他知道吳謙這樣跟他說,肯定是朝廷對自己的所為有所察覺,加上各地有些渠帥被殺,也令他明白自己的太平日子不多了,同時他也更巴結吳謙,希望能從他的口中套出些話來,但這吳謙也是個滑頭,他送的禮物錢財照收,可有用的消息很少告訴自己,而且還老是要自己不要有什么不軌的想法,張角雖然心中生氣,但現在自己還沒起事,只好先忍忍,等自己舉旗起事的那一天,先拿這小子開刀祭旗。
近幾日城中的太平道信徒調動頻繁,而且每天都有快馬從張
角府中出出進進,吳謙安排在張角府內外的探子也把消息告訴了吳謙,所以他今天把縣丞和縣尉找來,邊喝酒邊商量,會不會是張角要有什么行動,要是太平道真的要造反,那他們是不是要把消息趕快向上稟報。
正在這時,守門的差役來向幾人稟報道:“大人,門外有幾人自稱是從都城洛陽來的,有急事要見縣令大人,我讓他們進來嗎?”
一聽是從洛陽來的,吳謙暗道不好,肯定是朝廷派來調查張角的,既然是朝廷派來的,自己哪敢不見,忙和縣丞縣尉放下酒杯,到門外迎接。
待到了縣衙門外,吳謙看到來的幾人之中,領頭之人雖然個頭不高,相貌平平,但往那里一站,自有一股逼人的氣勢,令人為之心折,吳謙忙上前行禮道:“下官乃是巨鹿縣令吳謙,不知道大人是哪位?來巨鹿找下官有何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