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波才急忙傳令,大軍馬上撤兵,不要再與眼前的官軍交戰,可是他想跑,關羽可不會輕易讓他如愿的,因此輕騎兵一直跟在黃巾軍的身后追殺,一直到了還在燃燒的那片大火之前,關羽才命令輕騎兵停止了追殺,波才和彭脫這才帶著剩下的不到三萬人撤回了長社城外。
回到長社的波才清點隊伍,結果剛剛還取得一場大勝的自己轉眼又遭遇了一場大敗,手下士兵損失了一萬出頭,而且自己到現在還不知道剛才擊退自己的,是官軍的哪支隊伍,戰力太強了,有他們的加入,自己肯定討不到什么好處,于是波才和彭脫商量了一下,還是趁著那只官軍沒有追上來之前,趕緊退回穎川去吧,否則這里搞不好便成了自己等人的葬身之地了。
官軍這邊董卓也收攏了自己的隊伍,而關羽也帶著自己的輕騎兵回來了,看著輕騎兵手中的那種利器,令董卓的眼睛都紅了,恨不得搶過來給自己的士兵配上,而且關羽一直連正眼都懶得看他,也令他很是郁悶。
其實關羽看不上他,是因為看到他身為領軍大將,居然在戰場上率先逃跑,因此有些鄙視他,并不是二人之前有什么過節。
當聽自己的中軍官來報:這次大戰自己的騎兵陣亡五千三百人,受傷六百七十人,步兵戰死兩千六百人,傷兵八百三十人時,董卓氣得在那里跳腳大罵,這些雜兵太不爭氣了,要是他們多死點兒,而自己的騎兵少死一些多好,看來自己下次真的不能靠這些雜碎來充面子了,沒有他們的拖累,自己的騎兵還可以多逃出來一些人。
現在前邊的大火還在燃燒,騎兵無法從山坡上繞過去,于是三人便帶著手下不再向長社進,反正現在黃巾軍被輕騎兵消滅了一萬多人,更不會對城中的北軍構成威脅了,董卓領著自己的殘兵敗將在前,關羽和曹操帶著輕騎兵斷后,大軍便向中牟城退了回去。
當天在中牟縣衙之中,老劉終于又見到了一位三國時期的重量級人物:禍國殃民的大奸臣董卓。
現在的董卓又有些趾高氣揚了,畢竟論年紀,這里除了皇甫嵩比自己稍長之外,老劉和曹操、袁術都還剛剛二十幾歲,可以說是初出茅廬的小伙子,而從官職上來說,他與皇甫嵩都是中郎將,正四品的武官,而老劉是幽州刺史,也是四品官,不過老劉是地方官,因此應該說還是朝廷的四品官更大一些,當然老劉還有個漢室宗親、沮陽公的封號那是另當別論的。
因此董卓又倚老賣老,擺起了官架子,大家入座之時,老劉讓著他,把原來屬于自己的位置讓給了他,這樣董卓就坐在了皇甫嵩的邊上,寓意自己與皇甫嵩平起平坐。
而在眾人交談之時,老劉他們幾個對皇甫嵩都很恭敬,稱呼他為皇甫大人或皇甫將軍,而董卓則直接稱呼皇甫嵩的字義真,而皇甫嵩本也不是那斤斤計較之人,也就沒有多加理會,同樣以董卓的字仲穎來稱呼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