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與戲志才、簡雍二人分析了一下眼前的形勢,看來三韓現在都很脆弱,只要派出一個軍的輕騎兵或突騎兵,最多一個月之內就可以掃平朝鮮半島,將三韓納入幽州的統治之下,只是以后的善后工作相當繁瑣,因此老劉他們決定還是在平定了北方的鮮卑等族之后,回頭再來收拾三韓也不遲。
船隊在向著北方行駛了兩個多時辰之后,終于進入了幽州樂浪郡的領地之內,由于今天海上沒有風浪,因此到了中午時分,幽州水軍的船隊便駛進了樂浪郡的列口港。
突然出現了這么多大型戰船,令列口港的守軍大為震驚,急忙準備迎戰,待幾艘大船離得近了,他們才發現原來大船上掛的都是幽州軍隊的旗幟,于是守軍的頭目急忙帶著士兵在碼頭上站好,迎接幽州水軍上岸。
待大船停靠在碼頭邊上,沉下鐵錨之后,文丑當先下了戰船,對那名帶隊的軍侯道:“你便是碼頭守軍的頭目吧,刺史劉大人到了,我們現在就要去樂浪的治所朝鮮城,你派兩個人給我們帶路如何?”
一聽是刺史大人到了,那名軍侯吃了一驚,雖然他也早就聽過刺史大人的威名,但是老劉還從來沒有到過樂浪郡,因此這邊的郡國兵大都沒有見過他,所以這名軍侯連忙答道:“遵命,我這就派人帶大人去朝鮮城,還有將軍,用不用我先派個人去朝鮮城中,向太守鐘大人和都尉呂將軍報信呢?”
“不用了,朝鮮城離這里不是沒有多遠嗎,我們騎馬一個多時辰就應該可以趕到那里,你只要給我們派個向導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文丑打著官腔對那名軍侯道。
于是軍侯急忙給老劉等人派了兩名向導引路,老劉仍是與從薊縣出來的那些人騎馬上了前往朝鮮城的管道,而周泰和蔣欽則留在了船上,為戰船補充一些淡水與糧食蔬菜,等老劉辦完樂浪的公事以后,再來列口港找他們。
離開了顛簸的大海,騎在馬上的眾人都感覺好多了,整日坐在船上,老有一種顛簸起伏的感覺,剛上馬的時候,眾人似乎還沒從那種感覺中緩過來,等走出了十幾里路之后,大家才慢慢恢復了正常。
樂浪郡是當年漢武帝派兵從水陸兩路東征朝鮮半島后,在原來屬于衛氏朝鮮的土地上設立的四郡之一,其余三郡分別是玄莬、臨屯與真番,后來的漢昭帝將臨屯、真番并入樂浪郡,而其后設立的帶方郡也在老劉來幽州上任后,被并入了樂浪郡中,因此現在的樂浪郡北與高句麗、沃沮接壤,而南方與馬韓相接、東邊與穢貊相鄰,是幽州各郡中,與外族接壤最多的地方,所以老劉已經與戲志才和簡雍商量好了,將來鎮守遼東與樂浪兩郡的幽州第三軍分區指揮部就放在樂浪郡的治所朝鮮城,而第三軍分區的司令員,他們也定好了,就由文武雙全的顏良來擔任,加上有樂浪太守鐘繇的輔佐,相信將來要完成平定周圍這些外族的任務應該不難,畢竟這些周邊的小國都很落后,還基本處在比較落后的原始社會,因此靠著幽州軍隊手中先進的武器和精良的裝備,完全可以在短期內實現老劉他們制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