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劉如此安排,戲志才也向老劉問了一下,老劉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戲志才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主公的做法果然大有道理,因此也便不再多問了。
看到單桓城和扎達城與平北城都是一樣的木制結構,老劉和戲志才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不用火攻,這樣也好留下一座完整的城池,這對于將來對這個地方實行管理和統治會省去重新建造城池的麻煩,于是等大軍進了大營之后,老劉便讓王當帶著一部分輕騎兵前往河邊的樹林,他們今天的任務,便是砍伐樹木,并造出一定數量的云梯和幾根用來撞擊城門的撞木來。
城中的呼衍青看到漢軍第一天果然沒來攻城,懸著的一顆心也算是落下了,他也在城墻上看到了漢軍派出一支隊伍前往河邊的樹林方向去了,他估計漢軍肯定是去砍伐樹木,制造云梯去了,因此他也叮囑手下的幾個千夫長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漢軍前來偷襲。
另外呼衍青也看到了城外的漢軍并沒有把單桓城包圍起來,這也令他很高興,只要漢軍不圍城,自己就可以在明天堅守一天之后,在明天夜里離開單桓城,看來漢軍的兵力也是有限,否則絕不可能給自己留下逃跑的出路。
到了第二天的上午,漢軍在吃過了早飯之后,一支三千人的輕騎兵隊伍在褚燕和高平兩人的帶領下,抬著云梯和撞木離開了大營,來到了單桓城外,開始向單桓城發動了進攻。
單桓城中留守的北匈奴右賢王呼衍青為了抵抗漢軍的進攻,便把城中的五千名匈奴騎兵分成了五隊,分別由五名千夫長帶領。其中單桓城的四面城墻上各分配了一千人,剩下的一千人作為機動隊,就在城中的街道上待命,一旦哪邊的城墻戰斗吃緊了,便由機動隊上去支援。
只是今天漢軍并沒有像呼衍青所想的那樣,從四面城墻同時進攻,褚燕和高平帶著三千輕騎兵到了城下之后,也沒有急于向單桓城發動進攻,而是讓城墻上的匈奴士兵見識了一下漢軍的連弩和標槍的厲害。
首先,高平帶著一千名輕騎兵抬著云梯和撞木來到了距離單桓城城墻大約一百五十步遠的地方,他們把云梯和撞木放下,然后端起連弩,開始向城墻上的匈奴士兵射擊。
一百五十步是連弩很容易便可達到的距離,所以輕騎兵的一千支弩箭很快便在天空劃出了一條弧線,然后大部分都落到了單桓城的城墻上。
雖然知道漢軍手中的利器威力極大,但是沒想到還能射出這么遠的距離,城墻上的匈奴士兵眼睜睜的看著連弩越過了自己的弓箭根本無法達到的距離,向著自己的頭上落了下來,于是有些機靈的,把身體緊緊的貼在城墻的墻垛里邊,才算是躲過了弩箭的攻擊,而那些左右逃跑的,反而大多被連弩射中,哀嚎著倒在城墻上,而他們的噩夢并沒有馬上停止,還沒等他們跑下城墻呢,輕騎兵的第二輪弩箭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