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的人口有二十萬之多,士兵人數也有七八萬人,因此經過與漢軍的幾番惡戰,最后剩下的高句麗軍隊不過萬人,而漢軍由于戰術得當,再加上盔甲和武器的優勢,因此傷亡也不過一萬兩千人,在安頓好高句麗的一切之后,顏良與田豐便帶著剩下的軍隊向與高句麗接壤的沃沮發動了進攻。
由于如今的沃沮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還處在比較落后的部族酋長管理的階段,因此漢軍所面對的只是一個個規模不大的部落,每個部落的士兵人數也不多,再加上漢軍打下了幾個大的部落之后,其他部落的百姓聽說漢軍已經消滅了常年欺壓他們的高句麗,便出現了大多數沃沮部落爭相投降漢軍的場面,因此這邊的戰事也沒有耗費太長的時間,士兵的傷亡也不大,顏良與田豐便將整個沃沮順利的拿到了手中。
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便是如今北方最大的一個國家扶余,他們所占據的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雖然近年來飽受高句麗的欺壓,但是扶余國內仍有百姓八萬戶,人口近五十萬,帶甲士兵也有五萬余人。
扶余的都城名為扶余王城,位于后世吉林省的省會長春市附近,當時的扶余王城也是與匈奴單于庭一樣,完全是用木頭圍起來的,但是扶余王城的形狀又與匈奴單于庭不同,是用木柵圍成了一個圓形的城郭,王宮位于王城的中央,是一組非常高大的建筑,同時也有木柵欄包圍,看上去便是個城中之城,城中的建筑倒是與匈奴人的一樣,幾乎都是木制的房屋,這也與當地盛產木材,因此高大的樹木隨處都可以得到有關。
此時的扶余國王名為帶明王,扶余王以下有掌管四出道的馬加、牛加、豬加、狗加(等同于部落首領)。王和四出道諸加同樣有大使者、使者等臣僚,而在諸加之下的階級依次為豪民(氏族首領)、下戶(百姓)、奴隸。
扶余律法對犯法者嚴懲。殺人、**淫(不論男女)、忌妒罪(限女子)死刑,盜竊罪賠償十二倍。
扶余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扶余人善于養馬,因此在扶余也盛產名馬,另外還有赤玉、貂皮等等。在扶余國中盛行巫術,尤其是在戰爭時會由祭司祭天占卜以預知吉兇。其占卜方式是殺牛而觀其蹄,如果牛蹄并躘即為吉兆。每年的十二月,扶余皆舉行“迎鼓祭”(可能屬秋收祭典),人民飲酒歌舞,統治者赦免罪人。
喜歡回到三國打天下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回到三國打天下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