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于是到:“你只要說完半偈,我愿意用此身供養。人生難免一死,這個身子并沒有什么用處,到頭來還不是被虎狼鴟梟雕鷲這些野獸所食,卻得不到一絲一毫的幸福。與其那樣,還不如奉獻給你。”
羅剎再次問道:“你真的能為了半偈而犧牲人人貪愛的肉身?”
大士堅定地答道:“犧牲脆弱的肉身,換取堅固的法身,我決心已定!”
羅剎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你且用心聽著,我為你宣說其余的半偈。”于是,便聲如金石地長吟道:生滅滅己,寂滅為樂。
大士聽聞此偈,深思其中的深義,在巖石、墻璧、樹干、道路上,到處書寫此偈。然后爬上高樹,準備從上面跳下來,摔死自己以供養羅剎。他眼睛一閉,雙手一松,便毫不猶豫地從高樹上跳下。
“好一個為法捐軀的修行人!”
羅剎暗自贊嘆,當即恢復了帝釋天的形相,在半空中接住了大士下墜的身體,穩穩當當地放到平地上。當大士睜開眼睛時,帝釋天、大梵天王等眾神都紛紛在他的腳下稽首頂禮。
這是《涅槃經·圣行品》中所記載的一則故事。其中的雪山大士不是別人,就是釋迦牟尼的前生。
等老劉講完雪山大士的偈語之后,安玄更加吃驚,老劉所說的這個有關佛祖修行的故事,他以前竟然沒有聽說過,因此他也對老劉更加好奇,于是安玄便又對老劉道:“王爺果然博學多聞,我這里受教了,只是不知道王爺還看過什么經書,剛才王爺已經給了我一個驚喜,等將來回到白馬寺之后,我會把王爺告訴我的四句偈語及其來由說給清涼臺的各位高僧,還望王爺不要藏私,繼續教我如何?”
老劉急忙擺手道:“安玄大師言重了,我對佛學不過是一知半解,只是有些簡單的了解而已,遠不及大師的造詣精深。既是大師發問,我也絕不會藏私,便把知道的一首心經說與大師聽聽。”老劉說完,便把自己熟記的《版若波羅蜜多心經》從頭到尾給安玄吟誦了一遍。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