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次又是袁槐等人向靈帝進讒言,皇甫嵩長嘆一聲,然后對老劉道:“玄德,以你為我大漢所立下的這等功業,陛下實不該聽信這些小人的胡說八道才對。不過盡管更改了你的封號,你的身份倒也沒什么變化。玄德你說你這次要去新州傳旨,令楊彪發兵東平倭國,不知道玄德為何要對倭國動兵,畢竟那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國,與我大漢又相距甚遠,如此勞師動眾恐怕有些不值當吧?”
“皇甫大人有所不知,這倭國人因為自己國家物產貧瘠,且生性貪婪卑下,因此一貫以前往他國劫掠為樂事,所以我大漢青州沿海一帶的百姓深受其害,將其稱為倭寇,對其痛恨之極,如果長期任其如此,則倭國必將成為我大漢的心腹之患。另外便是我知道倭國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卻出產上好的鐵礦石,可以煉出質量上乘的生鐵和精鋼。而且倭國的地下還埋藏有大量的金礦。所以一是為了幫助我大漢永除后患,二是將倭國的這些寶貝奪過來歸我大漢所有,從而提高我大漢的國力,所以我才建議靈帝出兵東征。皇甫大人可明白我的良苦用心?”老劉知道皇甫嵩也是大漢的忠臣,因此也就沒有向他隱瞞,便直接把自己要出兵平定倭國的理由全部告訴了他。
得知了老劉要征服倭國的原因,皇甫嵩生性嫉惡如仇,對于倭寇這等禍害大漢百姓的賊子當然也是深惡痛絕,因此等老劉說完之后,皇甫嵩便馬上道:“玄德此舉,乃是為我大漢江山社稷著想,有玄德在,實乃我大漢江山百姓的福氣。玄德有什么需要但請說話,我一定全力支持玄德,還請玄德不要客氣才好。如果不是我有皇命在身,我還真想再次與玄德一道并肩殺敵,將那倭寇徹底殺光。”
“皇甫大人言重了,備不過是為我大漢江山社稷盡自己所能而已,皇甫大人才是我大漢的股肱之才,這次有新州刺史楊大人的配合,我相信只要動用新州很少一部分的兵力,便可徹底將倭國打敗。為了永絕后患,我打算在平定倭國之后,將我大漢的百姓運到倭國的土地上居住生活,而原來的倭國人除了女人和孩子之外,所有十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丁全都送到新州的那些工廠去做苦力,只要保證讓他們吃好穿暖即可。這樣不出幾十年,原來的倭國人恐怕也就基本所剩無幾,如此一來,則我大漢沿海百姓可以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了,而我大漢的疆域又將得以擴大,皇甫大人以為我的主意如何?”老劉對皇甫嵩道。
“玄德深謀遠慮,實非我等一般人可比,我聽說玄德在平定了烏桓、三韓以及鮮卑等地之后,也曾采用過此法,且收效明顯。看來有玄德在,平定倭國之事指日可待。我在這里就等玄德的好消息了,到時候玄德要是有時間來我這里,我一定與你好好喝上幾杯,好為玄德慶功。”皇甫嵩對老劉道。
兩人隨后又聊了一些朝中的其他事情,當然老劉也把靈帝下令:命涼州刺史董卓出兵平定西羌、西域的事情告訴了皇甫嵩。
乍一聽這個消息,皇甫嵩也是擔心這樣做的后果,會讓董卓的勢力擴大,從而使他的野心更加膨脹。不過在老劉把自己已經想好的應對之法告訴了他之后,皇甫嵩連夸老劉妙計,如此驅虎吞狼之計,只能讓董卓最后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當晚老劉便在皇甫嵩的刺史府中與他一道吃過晚飯,然后兩人又秉燭長談了很長時間,知道夜色已深,皇甫嵩想到老劉明天還要繼續趕路,才意猶未盡的結束了與老劉的長談,然后送老劉去客房休息了。
次日凌晨,老劉便帶著文丑和張飛告辭了皇甫嵩,然后前往城中的館驛叫上李強和淳于瓊二人,出城來到了城外的軍營之中。待大家吃過早飯之后,老劉便指揮士兵們拔營起寨,繼續向著冀州以北的幽州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