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座港口命完名之后,老劉便開始跟大家談起了自己和郭嘉商議的下一步的打算。
現在對于漢軍來說,最困難的便是由于語言不通,因此無法向當地的那些漁民了解周圍的情況,比如說這里是屬于哪個國家的地盤?他們的王城在哪里?這個國家有多少軍隊等等。因此現在漢軍在這里一是等候關羽的輕騎兵到來,二是向周圍盡量多的派出一些探子,好盡快打聽清楚周圍的情況。以便大軍能夠找到目標,開始向北方推進。
為了保證出去打探消息的士兵的安全,郭嘉向老劉建議,盡量不要單獨派人出去行動,畢竟語言不通,出去除了可以知道周圍的大致情況以外,也無法從倭人的嘴里打探出什么消息來。因此這些出去打探消息的隊伍必須要由軍中的武將帶領,并且編制不能少于一個連,否則一旦遇到倭人的大隊人馬肯定不好應付。
老劉也覺得郭嘉說的有道理,于是便派出高順、李榮、左校三人各帶一個連的隊伍,在明天天亮之后便分頭向海岸的前方、左邊和右邊三個方向出去偵查,盡量不要與遇到的倭人發生戰斗,畢竟現在他們所處的是倭國眾多國家中的哪個小國?這個國家的實力如何現在還都是未知數。
三人領命。老劉又告訴大家一旦與倭人的軍隊相遇,盡量不要與他們近身纏斗,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遠距離用連弩進行攻擊。反正倭人的盔甲相對薄弱,漢軍的連弩正好是克制他們的利器。
當天晚上,營地周圍雖然也不時有一些從穿戴上看似乎是當地的漁民在軍營外遠遠的向軍營張望,不過由于他們都沒有攜帶武器裝備,因此負責值夜的衛兵根據老劉的命令,并沒有想他們發動攻擊,只是當偶爾有人距離營地太近的時候,衛兵才警告他們馬上離開。
盡管那些漁民聽不懂衛兵在說什么,但是看到衛兵手中的兵器和讓他們離開的手勢,這些人也算知趣,急忙倒騰著兩條短腿跑開了。
幾乎坐了一天一夜海船的漢軍士兵終于可以在營地的帳篷內睡個安穩覺了,而營地的守衛也早已布置得天衣無縫,因此漢軍士兵便都放心的睡了來到倭國以后的第一覺。
當天晚上,中軍大帳中的老劉倒是毫無睡意。他整夜都在為自己即將滅掉這個后來危害整個中華民族的卑劣國家而興奮不已。畢竟如果自己真的達到了預想的目的,那么后世也便不會再有倭國的存在,從明代以后便不停的與中華民族為敵的這個毒瘤也就同樣因為自己的介入而煙消云散了。
至于歷史是否也會因為自己的介入而發生什么重大變化,老劉自己現在也不知道。如今他只能是按照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為自己的國家和百姓盡力而已。如果自己不去做這些對中華民族有益的事情,老劉自己的良心也會不安的。
折騰了大半夜,老劉最后便練起了內功心法,如今他的心法已經有了相當火候,因此在練完之后,便馬上覺得神清氣爽,毫無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