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剛一開始的時候,見勢不妙的竹下登便帶著自己的親兵悄悄離開了戰場,準備趕往河邊乘船逃回去。可是他們剛剛走到距離河邊還有幾百步遠的時候,借著遠處火光的映照,竟然發現他們的去路已經被一支漢軍攔住了,而且漢軍的人數也不少,至少在千人上下。
竹下登的身邊不過只有一百人,如何敢與這么多漢人動手,因此竹下登急忙命令大家改變方向,沿著河岸向下游方向逃竄。
原來今天關羽在得知倭人正在渡河的消息后,馬上派人去給守在渡口的輕騎兵傳令,讓他們密切監視過河倭人的動向。等渡過連湖河的倭兵離開河邊之后,他們便馬上將河邊的倭人船只奪過來,然后在這里繼續留守,萬一有逃走的倭兵肯定會向這里逃竄,到時候一定要把他們攔住,決不能放回去一個倭兵。
渡口處帶兵的輕騎兵團長名叫魏宏。得到關羽的命令之后,他馬上將渡口處的兩千名輕騎兵一分為二。一千人繼續在這里駐守,他自己則帶上一千人迅速離開了渡口,趕往下游倭人渡河的地方。
河邊林木茂密,因此倭人并沒有發現他們的到來。等河邊的倭兵全部離開岸邊,前往漢軍大營方向走了之后。魏宏才指揮輕騎兵在夜幕的掩護下,悄悄的來到岸邊,趁著船上的倭兵不備,迅速跳上小船,殺掉了留在船上不多的倭兵,很快便將十幾艘小船搶到了自己手中。
其余的船只都離岸邊有一定距離,因此看到漢軍突然出現,他們急忙將小船劃向對岸,而漢軍則劃船追趕他們,經過一番追逐之后,又有近十艘小船落入了漢軍之手,被倭人劃走的小船也只有十幾艘。
魏宏命令一些輕騎兵將這些船只劃到岸邊停泊。他自己則帶著剩下的輕騎兵沿著倭人前進的路線離開岸邊,到了距離河岸不遠的地方埋伏起來,等著漏網的倭人前來送死。
結果大營處的大火燒起來不久,他們便看到有一支倭人的隊伍向著河邊跑來,看人數也就一百人,不過他們大都穿戴著輕騎兵的盔甲,因此魏宏認定這些人之中肯定有倭人的大將在內,所以他便指揮大家布好陣型,準備消滅這支送上門來的倭兵。
竹下登帶人轉向逃走之后,魏宏也急忙指揮輕騎兵向他們包抄了上去。倭兵是從十里外的大營跑過來的,因此已經沒有多少力氣了。而輕騎兵可是在這里休息了半個多時辰了,速度自然要比倭兵快了很多,所以沒跑多久,一百名倭人便被輕騎兵團團圍在了中間。
看到已經沒有了出路,竹下登急忙指揮倭兵圍成一個圓圈,把自己圍在了中間。他現在還懷有一絲僥幸心理,希望自己的親兵一會兒能殺出一條血路,掩護自己沖到岸邊,然后坐船逃回到對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