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倭人這一走竟然走出了五六十里遠。直到傍晚十分開始下雨后,倭人才找了處農家的房屋避雨。三名探子留下兩人繼續跟蹤倭人,派了一人趕回來送信。
這名探子冒雨跑了整整一夜,畢竟他對當地的地形不是很熟,再加上下著大雨,因此有幾次都走錯了方向,直到今天凌晨時分,精疲力盡的探子才好不容易找到了大營所在之處,進入營中將有倭人逃走的消息告訴了營中的老劉等人。
聽探子這么一說,郭嘉馬上對老劉道:“主公,看來從這邊逃走的,才是倭人的聯軍統帥,也就是伊都國的大將軍小澤丸。這家伙果然狡詐,竟然使出了金蟬脫殼之計。看來此人決不能留,否則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陳宮也贊同郭嘉的意見,而老劉對這小澤丸也很感頭疼,居然幾次三番的被他從自己手中逃脫,看來此人的逃生本領還真是不差。不過正如郭嘉所說,這次決不能再讓他逃走了,否則即便是將來倭島被自己占領,成為大漢的領地,但是有小澤丸存在,倭島恐怕也不會太平。因此現在既然知道他的下落,那就一定要將其除掉,以絕后患。
看著帳中的幾員大將都在,老劉與郭嘉、陳宮商議了一下,決定派左校前去完成這個任務。雖然左校的武功在幾人之中差不多位列最后,但是卻也有些智謀。因此老劉便派左校帶上三十名輕騎兵,跟著那名探子和胡煒立刻出發,前去追殺這伙逃走的倭人。只要追上他們,便將他們全部殺掉便是。如果時間短,他們便返回大營。若是所用時間過長,等完成任務后他們直接前往宇都宮便是。反正有胡煒帶路,也不會迷了方向。
左校領命而去。而那名探子也先下去吃口飯,喝口熱湯。然后三十多人離開了大營,在探子的帶領下冒著風雨前去追殺小澤丸。
而大營中此時也出去了另外一隊人馬。他們是裴元紹領著的十名輕騎兵,還有一名通譯。他們的任務是趕回岐阜城,將雉姬尾子接過來。
另外便是在昨天的戰斗中,盡管漢軍取得了全殲六萬多倭兵的大勝,但是水軍、輕騎兵和步兵加起來,也有六百多人在戰斗中戰死。另外還有近千名傷員。不過由于都得到了及時的醫治,因此除了幾名重傷員目前生死未卜之外,其他人都沒有生命危險。
到了當天夜里,雨勢逐漸減小,最后慢慢停了下來。月亮也在烏云散去后出現在天空。為了防止倭人的尸體明天受到太陽的照射而腐爛。因此老劉便讓白天已經休息了一天的三軍士兵連夜出營,清理戰場上的倭人尸體。
忙活了整整大半夜的時間,戰場上的倭人尸體才算被清理干凈。而由于大雨的沖刷,地面上的血跡也都基本消失不見了,若不是親眼所見,誰都不會知道在這里曾經發生過一場近十萬人參加的戰斗。
第二天果然是艷陽高照,不過為了等裴元紹帶著雉姬尾子回來,大軍并沒有馬上動身。畢竟軍中近萬名騎兵,泥濘的道路根本不適宜長途行軍,因此大軍便繼續在軍營中歇息。而老劉則與郭嘉、陳宮一直在商議到了宇都宮之后,應該如何行事,才會盡快說動卑彌呼,使她能夠接收漢軍的建議,舉國向漢軍投降。
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是兵法中的上上策。因此為了保存實力,使得將來能有足夠的兵力在倭島上駐扎,以保證倭人不會造反,三人這兩天也是費盡心思,想找出一個最好的方法來。但是最后,他們發現如果要盡快達到這個目標,那就只有老劉親自前去勸降,才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