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看罷來信,滿頭霧水,心里納悶說:“我親自統兵剿滅了賊寇。并拆毀營寨,帶回來俘虜,哪里還有賊兵?”
看完信他就急忙帶著蔡瑁來找軍師郭嘉和文丑、張飛、趙云,當眾又把信讀了一遍。張飛說:“趙能胡說。我們一同去的。已經剿滅了賊寇,哪里還有賊寇前來大舉報復?”
郭嘉細分析說:“趙能不是也去了嗎,他也知道我們剿滅了賊寇。信中說的賊寇肯定不是這伙。估計另有一伙。賊寇囂張,互有瓜葛。消滅一伙,另一伙要來報復,這極有可能。聽說南郡賊寇最多,人多勢大,荊州各郡不能有效剿滅。互相推諉。我們剿滅的這伙就是被趕過來的。”
老劉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賊兵沒到,我們就亂了方寸,這能戰勝敵人嗎?趙能沒有帶過兵,沒經過陣仗。只是近日才上了戰場,畏敵如虎在所難免。”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要說清這股賊寇來歷,還得從被剿滅的任泉、任來說起。這二人那日成功的攻入蔡州城,打劫蔡府,遇到了老劉一伙人的英勇抵抗,結果賊寇遭到了致命打擊損兵折將。他們設的連環計,算計襄陽一定出兵救援蔡州,他們在襄陽埋伏好了兵力,結果也失算了。襄陽沒有出兵救援蔡州,守城官兵堅守襄陽城。
任泉帶著人馬從蔡州敗回去,也連夜撤走了埋伏在襄陽城外的人馬。回到大營,一查點人數回來一百多人,那些作戰英勇的武藝好的小頭目大部分都沒回來。都被老劉他們給打死在蔡府了。
山寨里沒有糧食,想攻打襄陽、蔡州,弄點糧食,兵力少沒有了本錢。任泉就派人請求景山里的一伙賊寇,景山和荊山相離不遠,索性派去兩個信使,兩伙都請。任泉預計能來一伙山寨就有救。景山和荊山屬于南郡,離襄陽蔡州不遠。結果出乎意料,兩座山賊寇大寨主全都支持任泉。結果各派兩千人馬向任泉山寨開過來了。
兩千人馬,他們號稱一萬,兩伙加在一起就是兩萬大軍。這當然夠嚇人的,嚇壞了蔡州校尉趙能。
兩伙賊寇兵馬到了任泉山寨,見山寨已經被移為了平地,一個人也沒有了。他們好生納悶,就是拔寨走了,也該等他們到來。于是到山下抓人盤問情況,好不容易找到幾個戰場脫逃隱藏在山下村里的賊兵,一問才知,他們來晚了一步,山寨被蔡州守城校尉趙能給剿滅了。
兩個賊兵哭哭啼啼向兩家前來的兩個帶兵首腦,說了戰斗經過。物傷其類,兩股賊寇首腦聚在一起,商議辦法,都發誓要為任泉報仇,決心先打下蔡州,抓住趙能殺掉,割下頭顱給任泉、任來祭靈。
這消息非常確切,是水鏡先生知道了這些情況,不避風險,偷偷派人把情報送進城里來的。
老劉、郭嘉、蔡瑁、張飛、文丑,商議完都不焦急,他們又安心吃過了早飯,幾個人才騎馬來到守城校尉衙門。
趙能這時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在屋里團團轉。可下子盼到老劉帶人來了,趙能跑步到外面把他們接到了衙門里坐下,老劉就詢問情報來源,賊寇出處。
趙能說:“這次要來的賊寇是兩伙。情報是水鏡先生派人送進城里來的。聽賊人自己說兩萬人。來者不善,讓我們早日采取措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