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力與香火,厲一依對這兩個詞匯并不陌生。
前者,在宗教自由的前世,她就聽說過。換做前世的科技術語,信仰之力可以解釋為某種特定磁場轉生出來的某種粒子。
以唯物強行解釋的唯心。
若是換做唯心的解釋,就更容易理解了。
人的信仰之力,也是念力。
念力,就是以人的大腦思維,來影響某種客觀已經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事情的發展軌跡。
若是以修仙世界的解釋,就更淺顯了。
信仰之力,就與靈力一般,是一種特別的力,匯聚到一起,就起到了與靈力相似的作用。
就比如說,關圣人本來是一個凡人,因為信仰他的人多了,念力積存到一定程度,形成了質的變化。關圣人也就從一介凡人,進階仙列,成了神祇一族。
而香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同樣的作用。
先輩去世,只要香火足夠了,就會讓故去的先輩生出一定的法力。
通常,這些法力會回報給供奉香火的人。
所以,后人供奉先輩香火,先輩保佑后人,也是這個道理。
但在修士的世界里,修士隕落之后,卻不一定會墮入輪回之道,因為還有個冥界。
有的魂魄可能停留在冥界內。
只是會不會轉為冥界的修士,厲一依并沒有在典籍中看到記載。
楚寧指指碗道:“不急在這一刻,先吃了再說。”
厲一依出了下神,才點點頭。
心有所念,這一小碗餛飩就吃得特別快,三口并做兩口,完全沒有大家閨秀該有的禮儀。
就連餡餅,也是兩三口囫圇到肚,接著灌了一大口茶水。
楚寧第一次見到狼吞虎咽的厲一依,一時有些好笑和心疼。
將桌面收拾了,兩人正襟危坐。
楚寧先道:“在上古時期,普遍認為世有五界,除了我們的人界,飛升之后的天界,還有妖族的妖界,魔族的魔界,相應的也就有了鬼界。
普遍以為,鬼界與冥界有相通之處,鬼界其實也叫做冥界。
也有種說法,冥界與鬼界其實為兩界,但畢竟五界并不相同,這些事情無以證明。
但凡人卻以為,世有三界,分別為神界、人界和冥界。
并將我們修士歸于神界,賦予修士為仙人的說法,凡人和生活在凡間的一切物種,都歸于凡界。
而所有物種包括凡人自己,身死之后都要去冥界。
如果無法轉世投胎,亡靈就會成為鬼魂,所以,冥界也被叫做鬼界。”
后一種說法,與厲一依前世了解的基本相符合。
其實換一種思維看,可御劍飛行,不食人間煙火的,能有排山倒海之力,甚至一枚靈丹就活死人的修士,被看做神仙、仙人,是太正常了。
楚寧接著道:“祠堂,其實是凡人祭祀先人的所在。也是維系后人的寄托,聯系整個家族的所在。
供奉,也被叫做香火。
而信仰之力并不在祠堂內,是在寺廟內。”
楚寧說到這里沉吟了下,似乎在斟酌怎么解釋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