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緩步順著土路來到了村頭的位置,這里有一顆老榆樹!
老榆樹下面有很多石桌石凳,看樣子有些年頭了,就外面那包漿的程度來看,少說也有個十幾二十年的樣子。
邊邊角角都變得非常光滑,顯然經常有人使用這些石桌石凳。
李毅看到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杖,就坐在其中一個石凳上,手里還拿著一桿煙槍。
當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而后走上前問道:“老爺子,您好,瞧您這煙槍,有些年頭了吧?”
這位老爺子聞言,笑了笑,回答道:“二十多年了,小伙子,聽你的口音是外地人吧,來我們這里干什么?”
“我們是外地人.”
于家村村口,李毅和大楚兩個人,正在跟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子聊天。
通過幾句閑聊,李毅了解到,原來村子里有一百多戶人家,現在還剩下八十多戶人家,有二十多戶搬到了外地,另外還有許多戶人家準備搬走。
至于搬遷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再待在這里,就活不下去了。
村子周邊的土質不好,也種不了什么農作物,所以這些人家才會選擇用養豬作為唯一的生路。
但是從肉聯廠開始走下坡路之后,這些養豬的散戶,日子過的也是越發艱難。
有句話說得好,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這就是當下于家村的真實寫照了。
得知了這些情況之后,李毅嘆了口氣,再次開口問道:“老爺子,那您怎么不走啊?不去省城那邊,投個親戚什么的?”
老爺子嘆了口氣,將煙槍在鞋底上磕了磕,回答道:“人老了,求一個落葉歸根,于家村這地方,我待了六十多年了,不想走,村里有很多人家都不打算走,但是實在沒有辦法,到時候,真就是人去樓空嘍……”
李毅笑了笑,之前是沒辦法,但是現在他來了,村民們就不用走了!
他能給這些村民們帶來的東西不多,但是起碼能讓他們有一份希望!
“老人家,之前村里都有哪幾戶養豬?誰家養的最多?”
老爺子笑了笑,用煙桿指向村子的方向,說道:
“東邊的周丫頭,家里之前是個養殖場,在我們整個村里,都能算是闊綽人家了,但是后來人家肉聯廠不收豬肉了,她家里的生意,一下就一落千丈了,但是周丫頭人挺好,村里人都挺關心她們娘倆的……”
李毅皺了皺眉頭,一下抓到了重點!
“娘倆?您說的這個周丫頭,她結婚了?”
老爺子面色嚴肅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周丫頭的對象,是我們村里挺俊的一個后生,但是后來據說是因為車禍還是什么的,出差之后再也沒有回來,只留下了周丫頭還有一個女兒,也就是三四歲。”
“周丫頭也是命苦,這女兒得了個什么病,據說是看不好了,周丫頭帶著女兒去江城看病,結果錢都被人偷了……”
李毅身邊的大楚,聽到老爺子的講述之后,只感覺一陣揪心,沒想到這種悲慘的故事,竟然就發生在身邊!
大楚之前家里雖然也算不上有錢,但是起碼溫飽不愁,聽到這樣的故事,自然而然就上心了,下意識的問道:“后來呢?”
老爺子抽了一口旱煙,繼續說道:“后來,周丫頭在車站遇到了一個好心人,給了她些錢,這才能回到村里。”
大楚聞言松了一口氣,心中暗暗想著,看來這世界上還是有好心人的!
但是李毅卻是微微皺起了眉頭,這個故事怎么聽起來那么熟悉呢?
自己當初在車站,好像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