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原本是不想去鎮長陳如清的家里叨擾的,但是李毅既然都這么說了,那也沒有辦法。
關于桐鄉村,其實老村長早就有了一種想法,想拉他們一把。
但是畢竟年齡大了,不像以前那么有干勁兒有沖勁兒了,所以就只能在心里琢磨琢磨了。
“桐鄉村這群人是真的奇怪,但是我老頭子又說不動他們,真是有心無力啊!”
“一想到村里的男娃娃女娃娃都沒見識過外面的世界是啥個樣子,就連學都沒得上,字都認不全,俺這心就抽抽的疼!”
李毅嘆了口氣,沉聲對著老村長說道:“放心吧,老村長,咱們去鎮長家里合計合計,肯定能找到辦法的!”
老村長嘆了口氣,點了點頭,和李毅一起,兩人向著鎮長的家里走去。
楊鐵柱和黑子,還有之前的二柱,都紛紛搬著行李,抬腳跟上。
其實沒有什么別的理由,老村長就是沒來由的想起了自己之前的日子。
老村長小時候也是在靠山村長大的,那會兒的靠山村條件更加艱苦,下面的小鎮說白了也就是一千多戶人家,遠沒有現在的規模,也沒有火車站。
想要上學的話,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就要起床吃飯,然后走上幾里的山路。
走到山腰的位置,會有每天出門賣藥材的驢車等著,跟著驢車一起來到鎮子里,幾經輾轉,這才來到了鎮子上的小學。
學費是娘編的草鞋,一雙一雙編出來的,也是捻燈芯,一根一根捻出來的。
所以每一天上學,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天。
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家里的經濟來源就會斷掉。
那會兒的老村長抱著書就不肯放手,一股子認學的勁兒,老師看了都豎起大拇指。
后來家里出了問題,老爹在賣藥材的路上出事兒了,人掉進了山溝溝里,命倒是硬的很,但是卻再也站不起來了。
家里狠心掏出錢來,送去了附近的縣城醫院,檢查結果是脊椎摔壞了,這輩子只能躺在床上了。
家里的頂梁柱,倒了。
沒來由的突發事件,幾乎一下就給家里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打擊,老村長從學校輟學了,臨走前去找了每一位老師,送了點兒家里的藥材,道了聲謝謝。
那個年代基本上老師們會經常見到這樣的景象,課堂里面每次空了一兩張座位,就明白,肯定是家里出事兒了,不是趕上了秋收,讓孩子回家看地,就是沒錢了,付不起學費了。
直到后來國家出了政策,義務教育了,小學不用再付學費了,這種情況才好多了。
老村長正是經歷過那段日子,才知道上學這兩個字,有什么樣的重量,所以才會為了桐鄉村,也就是同鄉的這些孩子,感到擔憂。
……
北河省,保齊市。
眼看著馬上就要進入六月份了,罕見的雨季也到來了,淅瀝瀝的小雨仿佛看不到個盡頭,打傘又覺得麻煩,不打傘很快就要浸濕衣服,左右都是個不得勁。
魏三炮整理了一下被雨打濕的外套,手里面的箱子沉甸甸的,不過好在抱著一層油紙,倒不至于浸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