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子上很多傳統的東西都能保留下來,原因就是因為經濟還不太發達,像是當鋪這種地方,直到現在為止可能都有些地方存在。
只不過是換了個方式而已,大體上都是殊途同歸。
鎮子上只有那么一家當鋪,開了三十多年了,生意還算不錯。
因為總有挺多家里用不上的東西,缺錢的話,當出去換錢救急就行了。
一般人家壓箱底的東西都舍不得當出去,但是趙蘭芝家里情況不一樣,能當的不能當的,幾乎全都當出去了。
當時為了給小杜榮買教材,買練習題,買文具書包,就連老父親留下來的銀鐲子都當出去了,這才支撐了一段時間。
雖然趙蘭芝在面館當服務員,但是小鎮上的面館也就那么兩三家,生意又不好,每個月五十塊錢都是不錯的價格了。
小杜榮到現在基本上沒怎么吃過肉,都是逢年過節才出去買點兒回來,二兩肉都要精打細算的吃。
從這里就能看出來工廠的工人多么讓人羨慕了,一個月雖然很累,但是起碼能拿到百十來塊錢的工資,要知道更多的人家連一百塊錢的工資都是奢望!
做生意這么長時間了,李毅見過有錢人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爾虞我詐,也見過窮苦人家為了二兩米精打細算,艱難度日,所以才更覺得小杜榮這樣的孩子難能可貴。
想到小杜榮,李毅就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徐清楠,還有自己的女兒李幼薇,不知不覺間又有幾個月沒回家看看了。
不過眼下還是要去當鋪走一趟,看看是不是能把趙蘭芝典當的東西贖回來。
雖然李毅沒有資助趙蘭芝家里的意思,但是也不能讓人家為了自己破費,沒這個道理!
順著剛剛鎮子上居民指出來的那條路線,李毅很快就找到了那個當鋪。
這個當鋪看上去就像是商店一樣,不過柜臺卻像是銀行柜臺,只留出一個窗口用來交易,剩下的是一個碩大的鐵絲網,滿滿的都是年代的味道,店鋪里面的東西也是。
懷表、電視機、收音機、各式各樣的首飾,滿目琳瑯,應有盡有。
這會兒店鋪的老板手里正把玩著兩枚銀元,很久遠的東西了,不過看上去是經過專業護理的,依舊是閃閃發光的樣子。
聽到有人推開門走進來之后,店鋪的老板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鏡,這才看清走進來的是個穿著粗布衣服的年輕人。
李毅打量了一下這位老板,看上去得有六十多歲了,但是神采奕奕,手腕上還戴著一串佛珠,半百的一頭斑駁頭發卻是打理的整整齊齊,穿著一件馬褂,看樣子還戴著一個懷表,十分考究的樣子。
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很有錢并且十分低調的,李毅之前接觸過不少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那種氣質是裝不出來的。
“老板,您好啊,我想問問,之前是不是趙蘭芝來過,住在鎮長家旁邊的那一戶?”
當鋪老板點了點頭,從柜臺下面取出了一個小盒子,正是之前趙蘭芝手里捧著的那個。
李毅確定了一下之后,這才笑著說道:“這里面裝的東西多少錢,我原價贖回去!”
當鋪的這位穿著考究的老爺子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小伙子,這里面的東西是假的,不值當幾個錢,最多兩塊錢!”
李毅頓時愣住了,兩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