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從金原市離開之后,就再次回到了肉聯廠,或者說有應該是剛剛改名的食品加工廠。
工商的人已經來過了,應該是梁興國打過招呼的原因,所以這些人檢查的很仔細,還有一批設備沒有運到,但是這些人已經拿到了辣條的樣本,如果想要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話,先要拿到個體工商的經營許可,然后在提交給當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人來取樣調查,這一次兩批人是一起來的。
可以看出梁興國的確是有些能量,不過卻也沒有徇私舞弊的意思,反而檢查的更加仔細了,不過李毅卻能看出來梁興國的良苦用心,在進行檢查的節骨眼上要是出現了問題,隱瞞下來的話,以后出了食品安全問題,李毅就完了!
所以檢查的十分用心,動用的都是最好的設備進行質檢,還有工廠哪里需要翻修,機器的處理有什么瑕疵,這些問題全都反映給了李毅。
李毅當即就按照標準要求開始進行翻修,找的都是專業的工程隊伍,為此又花了一筆不少的錢,直到過了一天一夜的時間之后,整個工廠雖然說不上煥然一新,但是基本上不會出現什么安全隱患了。
也就在第二天,制作方便面的設備也運到了,成套下來價值超過數十萬的設備,將這個工廠完全變了一個樣子,看上去已經是小有規模了。
至于工廠的名字,李毅也想好了,既然是靠山村的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工廠,那就叫靠山村食品加工廠!
商標的設計也很簡單,就是一座山,上面一棟小小的房子,就算是靠山村了。
以后這個食品加工廠里面制造出來的所有食品,都將會采用這種商標,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村長連夜趕來了食品加工廠,當面就要向著李毅鞠躬。
村長這段時間和陳如清聊了很多,也知道了李毅到底在做什么,又為什么要這么做,當得知了李毅一個外人卻為了靠山村村民們的長治久安還有過上好日子這個想法,前前后后不辭辛勞的奔波了好多天,而且花了不少錢之后,老村長頓時有一種無以為報的感覺。
事實就是這樣,李毅并沒有簡單給他們一筆錢了事,按照李毅的經濟水平,給他們一人三五萬的都不在話下,李毅又不是真的欠靠山村什么,但是村長擔心的是,錢總有花完的時候,這些錢花完了,靠山村的村民們應該怎么活下去?
不過李毅的做法很明顯,那就是我幫你們找到一條能活下去的路,但是我不會直接給你們錢,同時還給了你們報答我的機會,那就是將這個食品加工廠發揚光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道理李毅明白得很,而且也確確實實落到了實處。
這幾天的時間里,李毅一直都在工廠內部教眾人制作辣條,試了很多種配方,李毅穿越回來之前對于辣條了解得十分有限,事實上分不清辣條的種類,但是也知道辣條的形狀都是大不相同的,而且有些形狀還會影響口感,所以又嘗試著做了一次面片狀的辣條,經歷過將近十幾次的嘗試之后,始終口味上都是差一點。
不過李毅一直都是保持著一種平心靜氣的狀態,這種事情急不來。
另外就是工商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這邊終于傳來了回信,食品加工廠各方面的條件都達到了指標,所以可以正式投入生產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