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村的山路走過一次之后,其實就不想讓人走第二次了。
其實換成了一個正常人,來過桐鄉村之后,只會感嘆一下桐鄉村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
但是要是讓他們來第二次,那多半是不可能了。
幾公里的山路還只是小事,問題最大的就是濕滑泥濘的地面,還有讓人心驚膽戰的小規模山體滑坡,再不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滾落的碎石。
人頭大小的碎石就足夠讓人膽戰心驚的了,別說是更大的山體滑坡了。
但是事實證明,也不是每一次都能遇到這些倒霉事兒的,起碼李毅等人走過了一半的山路,天空依舊是晴空萬里,沒有一點兒要下雨的意思,的確是老天爺給了面子。
李子溪和張怡之前就走過一次山路,雖然不是這條路,但是他們之前走的路還要更加陡峭難走一些。
所以現在回頭看看這條路,其實也不在話下。
李毅自然不用說,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雖然思想超出原本的年齡很多,做事也給人一種老成穩重的感覺。
但是畢竟身體還是二十歲出頭的身體,自然不會多累。
唯一有點兒吃力的,其實就是陳如清了。
但是陳如清也很注重養生,所以年齡上雖然馬上就五十歲了,其實身體還和四十多歲的壯年沒有什么區別,千萬別以為這位鎮長不懂得怎么鍛煉身體,每天都沒落下晨跑和夜跑,就算偶爾有擠不出來時間的時候,也會在房間里做一些簡單的鍛煉。
所以四個人已經走了將近一半的路程,依舊沒有出現有人掉隊的情況。
張怡和李子溪兩個人這一次來了就直接開始支教了,所以兩個人將行李都帶了過來。
至于教材,上次已經和糧食一起帶到了村子里面,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這次輕松了很多,李毅這一次來桐山村之后,估計短時間也不會再來,畢竟靠山村的食品加工廠剛剛有些起色,總要完全步入正軌,李毅才能放心松手。
這次來桐山村,回頭就要去落實一下關于給桐山村修路的問題了。
整個龍國類似于桐山村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甚至有些村子比桐鄉村藏得還要隱秘,就算是人口普查都不一定能夠找得到。
李毅的目的也很簡單,見到了就搭把手,遇見不平事,先有惻隱心,總是沒有錯的。
為什么這么做,原因很簡單,李毅不想腰包里的錢越來越多,良心就越來越少。
又過去了一個小時之后,李毅一行人再次來到了桐鄉村,正好碰到剛剛干完農活的村長,還有村里面的一群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