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原市,一群人坐在賓館里面的會議室之中,所有人都在互相交談著,看上去十分熱鬧。
這個年代的媒體記者們,能夠有尼康這樣的攝像機和照相機,簡直就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之一了,而且像是狗仔這樣的人比較少,大多數的記者,都是沖著良知和公正而從事這個行業的,三十年后這樣的人依然是占據了大多數。
地方臺的記者和央臺的記者,有一些差別,另外就是一些主流媒體,不過影響力最大的,還是央臺的一些媒體,他們的話語權無疑是比地方臺要大上不少的,畢竟央臺在全國范圍內都是耳熟能詳,地方臺甚至連本地人都不怎么看。
這些在會議室里面交談的人,都是央臺下屬一個媒體的記者,可見王高華的影響力有多么強大。
李毅都沒有想到,王高華竟然都能找到央臺下面的媒體。
更重要的是這些媒體還真的給了王高華面子,這牌面搞得氣場十足,這年代十分珍貴的攝像機,還有專業的團隊,這些人能來這里,著實出乎李毅的預料。
一般來說普通的采訪只需要攝影師和出鏡記者兩個人,但是想要搞清楚整個靠山村的發展,做出來一期專訪的話,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配合。
而且還要分成了好幾組,一組是負責去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組是去工商管理局,另外一組是去小鎮上,去看看靠山村泥石流掩蓋的原址。
最后一批人,才是去往靠山村食品加工廠的。
這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全方位的將靠山村的來歷和經歷展現在全國人民的面前,并且對于靠山村生產出來的食品,做一個有效的分析,并且進行證明,靠山村食品加工場的辣條,是絕對無毒無害的。
這里的彎彎繞繞其實遠遠沒有那么難以理解,要是他們采訪過的工廠,做過專訪的工廠,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出現了不實的信息的話,問題可就大了去了。
名譽問題是一個,關鍵是真正出現了這樣的事情之后,他們的飯碗也保不住了。
事實上記者在這個年代,都算是高危職業了,因為他們接觸到的真相,是很多人不想讓公眾知道的,這一點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這次跟著記者們來的,還有幾個保鏢,都算是退伍回來的,目的就是防止出現有人走極端的情況。
“采訪策劃做出來了沒有?小李,咱們下午就要提前去周邊小學的附近幾個商店看一看,要是出了問題不好辦的!”
被叫做小李的年輕人是一個戴著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實習生,剛剛才畢業沒有多長時間,但是為人很有底線,并且最重要的一點,小李的成績在整個專業都是第一名,這一次也是第一次做專訪。
至于采訪策劃方案,剛剛接到通知的時候小李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各種搜集材料,并且了解了一下關于李毅這個人的相關信息,這個企業的老板是真的在做慈善,還是在做戲,媒體人是要講證據的,小李自己不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