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引申出去,并非所有的醫生都是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類型,像之前的那幾個醫生,就配不上醫生這個神圣的稱呼。
不過李毅現在遇到的這些醫生,譚振華,老楚等等,全都是仁心圣手,并且讓人感動的那類醫生,這樣的醫生,讓病患們感受到了關懷。
醫學協會的這四個人李毅沒有見過,目前只看資料的話,將他們劃分為圣手是不為過的,但是至于他們是不是有一顆仁心,那還要見過了面再說。
“資料我拿走了!回去慢慢看,你中午下班了給我打個電話!”
譚振華點了點頭,他也有幾分明白了李毅的意思,雖然這些人在他的眼里確實值得信任,但是李毅畢竟是個生意人,見了面再談對雙方最基本的信任建設,都有好處。
……
李毅來到了樓下,走出醫院的大門之后,隨便找了路邊的一家面館,點了一壺茶水之后,就開始翻看手上的這些資料。
這四個人的年紀都不小了,最小的一個是在三十五歲,比李毅大了整整十歲,但是他們的成就都是白紙黑字,肉眼可見的。
有神經外科的高手,一場失敗的手術都沒有過,這個成績可以說放在任何一個醫院都是香餑餑了,雖然隔行如隔山,但是對于李毅本人來說,這樣的人才確實值得尊重,而且他也聽說過神經外科,基本上和大腦有關的,難度極高的開顱手術,都是神經外科的戰場。
還有從大洋的另一邊獲得了雙學士學位的普外好手,也有醫學世家的傳人,從清朝開始家里就是宮里面的醫生了,一直到現在,一家子人還在從事醫學工作,看這份資料就讓李毅肅然起敬。
好家伙,這些人果然不簡單,難怪譚振華讓自己慎重一點兒。
不過李毅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這個全省性質的群體組織,竟然也會被資金絆住腳步?
如果不是缺錢了,他們也不會主動找到自己這個商人的身上來!
難道是里面有什么問題?
其實這次算是李毅想多了,江南省醫學協會也向上面申請過一筆資金,不過給的很少,只能維持協會的日常運轉,這年頭國家手里其實也緊張的很,要不然當年為什么會有下海經商這么一說?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的話,醫學協會根本沒有任何其他的收入,而且反而一直在倒貼錢,上個月醫學協會還給一家剛剛成立不久的醫院,訂購了一批醫療器械,從海外訂購的,足足花了十多萬,所以更沒有什么錢了。
這次找到了李毅開辦了慈善基金會的消息之后,他們這才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直接趕了過來。
因為他們平時幫人看病,基本上不怎么收錢,而且也就拿著醫院的那些死工資,雖然每個人的工資也不算少,在這個年代已經讓很多人羨慕了,不過平日里這個幫幫忙,那個幫幫忙的,病人買不起藥,也是他們出錢,這年頭的西藥又很貴,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幾天的時間就沒剩下多少了。
這么幫下去,也不是個事兒,所以只能將目光放在了慈善基金上。
時間很快來到了中午,譚振華下班之后,直接來到了會議室,李毅也從小飯館里面走了出來,坐在了會議室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