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深城之聲對聶醫生的那個采訪,影響非常深遠。”
周德離開不久,拿著臺本和排練手冊的深城電視臺副導演小劉,以及深城電視臺的道化服場記小李,開著深城電視臺采訪車的面包車,來到愛華門診。
副導播小劉坐在長沙發,喝完了一杯鐘蘭蘭泡的,茶香四溢熱氣騰騰的清茶,便打開了話匣子,他眉飛色舞看向正在低頭看明天采訪臺本的聶晨,“真是沒有料到,深城之聲采訪聶晨醫生的收聽率上漲了百分之二十。”
“這是什么道理?同樣的新聞采訪,怎么可能我的收聽率就比別人高呢?劉導播你不是在拿我開玩笑開涮吧?”
聶晨哈哈大笑表示不相信。
確實如此嘛,深城之聲新聞欄上,關于自己的獨家采訪只是二十分鐘。
就算是在直播新聞采訪播出之前,經過了深城之聲欄目組四十八小時的廣播廣告。
但是也不至于會因為自己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醫生采訪推廣,就會造成了收聽上漲。
“不說聶醫生你不信,我們看到了當時給出的電臺收聽率時,也是不敢相信眼睛的。”
深城電視臺副導播小劉笑著在自己的公文包里面,取出了上周深城之聲電臺那一份同時段收聽率的表單,展示在了茶幾上面。
“聶醫生,這份收聽率的表單是干擾總臺發過來的收聽率波動,深城之聲關于您的新聞采訪播出之前,在四十八小時前、二十四小時前、十二小時前、八小時、六小時,這幾個時間段做過了廣告推廣,然后聽過推廣專門等待聶醫生這個新聞采訪的聽眾,留存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百分之七十五……”聶晨都聽得驚呆了,“采訪我的新聞欄目收聽率會那么高,就是廣告推廣做得好?”
“哈哈哈,聶醫生說的沒錯!你猜深城之聲的廣告語是什么?”
“醫生之光?通往國外的友誼橋梁?招商引資?”并沒有關注自己電臺采訪的聶晨,隨口胡說瞎猜著。
“讓英倫頂尖醫生大呼不得了的深城門診醫生電臺采訪,將會在今晚十九點二十分準時播放!深城醫生聶晨同志,將向大家講解如何才能成為招商引資國外友好橋梁。”
電視臺的新聞欄目副導演小劉,郁揚頓挫背誦深城之聲的這一則推廣廣告詞,然后又感嘆道,“我們研究一番下來,推廣廣告留存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這個恐怖程度的關鍵詞,就是招商引資的國外友好橋梁。”
聶晨撫掌大笑:“所以這一次咱們深城電視臺的新聞采訪,也要模仿深城之聲的電臺采訪內容了嗎?”
“沒錯。”副導演小劉停下在他修長手指間轉動的鋼筆,指了指捧在了聶晨手里的臺本,“陳秘書的上司,他是咱們這個采訪新聞的主角,他過來愛華門診,就是向聶醫生調研招商引資的手段以及方法。”
“我明白了。”
下午四點到五點之間,聶晨、鐘蘭蘭、陳春梅三個人都在配合著副導演小劉安排走位。
在四點三十分時,市的陳秘書也親自過來加入彩排,提了幾個燈光以及攝影機位的調度要求。
至于明天將要進行的調研采訪臺本,顯然早在電視臺拿給聶晨之前,就已經給陳秘書以及陳秘書的上司過目修改,所以到時在現場沒有改動關于陳秘書上司的臺本。
倒是加入了陳秘書上司對病房里的病人進行慰問的環節。
“明天我和紅霞也要上電視嗎?”
在電視臺欄目組的導播和場記離開后,劉紅霞媽媽忐忑不安地問聶晨,“不說是上電視,就算和陳秘書的上司這些大人物講話,我都緊張得快要尿褲子了。”
陳春梅撲哧一聲笑了:“劉姨,剛剛你和劉導演還有來有回的說著葷段子,人家一走,你就在我們幾個小年輕面前扮嫩了呀?”
“看你這話說的,劉姨我不是緊張嗎!”劉紅霞媽媽美滋滋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