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海這臺手術的費用是愛華門診開業以來費用最高的一臺。
不過在聶晨報出了這一個數字后,鄭金海居然沒有半點的波動,而且還默認六十五萬的是一個公道價格。
正在沖茶泡水的鐘蘭蘭目光閃爍,揚了一下眉毛,看了一眼這位坐姿筆直,一身巍然正氣的中年男人。
真是有錢啊。
“那好,魏同志先去深城或者是咱們部隊的醫院進行全身檢查,然后再拿過來門診排期,預計下周可以安排手術。”
下午五點鐘。
“聶醫生,這位是新德藥業的生物制藥部門的李經理,這位是生物制藥部門的劉總監。”
葉婉秋的病房。
葉婉秋淡定而又平和向聶晨介紹新德醫療業的兩名生物制藥部門的老大。
“聶醫生好,您真是年輕有為呀!”
頭發花白,年紀約莫在四十五歲左右的李經理,主動在葉婉秋的病床旁邊站起,向,坐在了葉婉秋對面的聶晨握手。
李經理自我介紹:“我叫李建明,老家在灣灣那邊。我的父母都是生物領域的科學家。我比較不爭氣,在這方面沒有太大建樹,所以和葉老板進行合伙,就賺個二道販子的錢。”
聶晨笑著握住他的手上下晃動:“李經理說笑了,我打聽過新德藥業的國際渠道路子非常野,李經居功至偉呀。”
然后劉總監也過來向聶晨自我介紹:“我叫劉元志,聶醫生,聽說咱們門診研究出了脈管畸形特效藥的配方,這可是太讓我震撼了。”
寒暄一番后。
兩方陣營已經在葉婉秋的病房里面擺好了講述談判的架勢。
聶晨這一邊的陣營。
除了聶晨本人之外,同樣參與到了脈管畸形研究小組里面的李大勇作為小組代表已經到場。
不過他倒是沒有主動地向和葉婉秋和他公司里的部門領導互相介紹,就只是默默地低頭做著筆錄。
除了聶晨和李大勇之外。
愛華門診談判方面的法務代表,則是周德和陳吉米兩人。
“葉小姐,俺周德律師事務所和愛華門診簽的是長約。咱們人情歸人情,道理歸道理。”
周德主動向葉婉秋告了一聲罪,然后就旗幟鮮明地和陳吉米兩人站在了聶晨這一邊的陣營。
葉婉秋這邊的陣營。
技術代表則是李建明和劉元志這兩位部門技術領導。
給葉婉秋做病房陪護的項目經理何小敏,并不在場。
“我叫柳霞,是新德藥業法務部的法務代表。”
站在了葉婉秋旁邊的是一名身材高挑,盤著發髻,戴著金絲眼鏡,穿著時下比較流行的辦公室女裝的青年女子,主動向聶晨和李大勇自我介紹。
然后她又笑著看見了周德:“周律師,你的業務可真是出乎意料的廣闊啊。”
兩方陣營都嚴陣以待。
葉婉秋率先說出她能給出的條件:“聶醫生,我新德藥業派遣人員介入到了咱們研究小組當中,前期所有的研究經費和投產之后的流水線工廠均由我方付出。我方要獲得這一款脈管畸形生物藥二十年的專利權。”
“這是不可能的。”
周德打斷了葉婉秋提出的這一個條件:“這一款生物制藥的專利權只能歸愛華門診聶晨醫生所有,這一點沒得商量。”
開玩笑。
早在上周,聶晨就已經向周德和陳吉米,給出了需要在國內和港島兩地進行專利申請的各項醫療器械以及生物藥品的名單。
現在的談判,只是討論新德藥業的這一條渠道能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不符合愛華門診的要求,聶晨可以隨時退出談判的。
也就是說一切的最終主動權,就在愛華門診聶晨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