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盜版橫行的年代,聶晨的做事風格實際上是有些不合時宜、格格不入的。
特別是九零年這個過江龍聚集在了深城的野蠻時代,對于知識產權版權專利這一類東西,可以說是完全無視的。
只要能搞到錢,管他盜版正版。
所以聶晨和葉婉秋的談判中,在國際渠道關于脈管畸形雷帕霉素特效藥。
單純只是全球代理,就可以先拿到了,葉婉秋背后葉氏集團的三千萬注資。
這種超脫了普通人想象,甚至超脫了參與其中的李大勇所想象的生意模式,和這個時代同樣是格格不入的。
只是呢。
全程了解了整個談判過程的陳春梅,對于這一個談判的方式、結果,讓她這個已經在學習著會計之時的小護士熱血澎湃。
更讓她有著足夠多的動力,學習關于公司會計財務這一方面的專業知識。
“吃西瓜。”
聶晨在暗房搞定了相片,便拉著臥室里面仍然在伏案做著功課的陳春梅,一同出來把冰箱里面的大西瓜給切了。
招呼已經看完了電視的陳春梅爸媽哥嫂,以及愛華門診的護士們,吃冰得恰到好處的西瓜。
看電視期間。
已經簽了保密協議的幾個小護士,倒是沒有向老陳夫婦提起了關于愛華門診今天談判的內容。
不過就算是簽了保密協議,入職不久的張秀秀、黃楚玉、戴春妮她們三人,對于聶晨可以和新德藥業、葉氏集團談下了動輒三千萬起步的大合同。
這種震撼到了靈魂深處的傾訴欲,讓幾個小姑娘今晚的心情特別好。
“陳叔叔,不知道咱們廚房那邊缺不缺人?要是缺人的話,我都想把我的爸爸媽媽介紹過來幫忙洗菜切菜。”
大膽潑辣的話癆子張秀秀,在吃西瓜時問悶不作聲的老陳。
“缺人?廚房現在才剛起步,哪里缺人喲。”
老陳悶聲悶氣向活潑的張秀秀說道,“不過,阿晨說過咱們筒子樓那邊的住院區也快要開啟了,到時咱們還真的是需要人。”
“真的嗎?住院區啥時候開始呀?”
聶晨吐了西瓜籽回道:“大約二十五號左右吧。”
老陳捧著西瓜:“到時就真的缺人了。”
本來老陳的計劃是自己兩夫婦加上兒子兒媳婦,都一起搞醫院食堂。
不過兒子陳秋生卻是仍然對賣豆腐做豆腐情有獨鐘,所以目前門診食堂就是他和老婆兩人包了。
但是昨天聶晨就和他說過,筒子樓大院那里如果修復完畢,會隔出一半的筒子樓宿舍作為病房。
到時他要專門供應病房那邊的伙食人手明顯是不夠的。
“月底呀,那我這幾天就打電話給爸爸媽媽說一下,讓他們把工地的活收一收,然后就過來咱們食堂這邊幫忙。”張秀秀喜滋滋的。
在老陳他們一些人走后。
所有人排隊洗漱完畢,各回各房。
“咱們門診升級醫院,應該稱得上是國內第一家了吧。這算是第一家突破了個體八人雇員形式的私有制醫院。”
功課做得比較細,已經對目前公有制企業和國內各種制度稅法有所了解的陳春梅,和聶晨顛鸞倒鳳之后。
她趴在了聶晨的身旁,向聶晨輕聲說著疑問。
她有些得意的說道:“咱們現在的這一個形勢,應該可以說是在個體戶當中的佼佼者,所以才會有這個資源和政策的傾斜。你說對嗎,晨哥?”
“是因為政策有傾斜,所以咱們才有這個契機。”聶晨糾正了陳春梅顛倒主次的一個錯誤。
然后便相擁而眠。
轟隆隆!
凌晨三點十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