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醫生好。”
在宋東陽走入這一座用工字鋼板做骨架,閃爍著金屬科技光芒的不銹鋼作為墻體的手術室。
在手術室里,穿著護士洗手服的戴二妮、戴春妮,已經給穿著手術服躺在了仍然是用不銹鋼做主體手術臺上的鄺福亮,備好了皮。
“現在開始麻醉,等你醒來后,手術就完成了。”
宋東陽嫻熟給鄺福亮上麻醉藥。
在鄺福亮想要詢問宋東陽什么事情,以緩解自己心中不安時,宋東陽嫻熟地和鄺福亮說著這些沒有營養但是又會引開他注意力的話語,“放輕松。”
給完了麻醉藥,宋東陽在心里默默地數著三二一。
只見,已經進行了全身麻醉的鄺福亮,在麻醉藥勁一到,便兩眼一翻,立即陷入到了深沉的全身麻醉狀態。
在一九九零年這個時代,但凡是能夠成為了大城市外科科室主治醫生的,一定兼備了麻醉師的能力。
這個時代的外科科室,可不像二十一世紀后,不同科室里邊每一個醫生的職責分得清晰無比,麻醉師就必須持麻醉師證上崗,外科醫生則必須經過了各種一輪又一輪的規范化培訓,最終才有臨床手術的機會。
在這個年代,就算是最講究科學體系的外科醫生,仍然是和以前師傅傳授徒弟的方式相似的。
所以,無論是在公立的人民醫院,還是其他私立制的小門診或是社區醫院,大部分的醫生都是身兼數職,懂得多,但是專精很少。
而像宋東陽這種能夠得以進入到了五官外科,并且一路向上爬,快速在三十歲左右成為了人民醫院一院五官外科主治醫生,可以說是天賦秉異,心性悟性都是在同輩醫生當中屬于上佳的。
“今天是宋醫生給聶醫生當助手嗎?”
戴春妮在宋東陽做好了鄺福亮全身麻醉時,姐妹倆已經快速準備好聶晨手術方案上所記錄的,這臺手術所有手術器械和藥品。
然后隨口問著,站在手術臺上、左盼右顧的宋東陽,“我看咱們這些天進行豬蹄縫合練習,每一次都是宋醫生獲得了第一名,而且宋醫生還沒有和聶醫生一起進行過正規手術的,大家都說你很厲害呢!”
戴春妮、戴二妮她們兩姐妹本來就是在人民醫院實習了半年之后,輪轉到了五官外科,然后王主任看她們兩人機巧靈敏,才把她們介紹到了愛華門診。
實際上,她們兩個同時過來愛華門診,反而有著給宋東陽打前哨的意思。
也就是說,戴春妮戴二妮以及宋東陽他們三人在愛華門診這里,是屬于人民醫院一派的。
宋東陽忍不住嘿嘿笑道:“是的,聶醫生剛才和我說了,這臺手術的麻醉以及第一助手都由我來做,這是這幾天縫合豬蹄連續第一名的小獎勵。”
三十歲出頭的宋東陽說到了小獎勵,忍不住地挺了挺胸膛。
從林榮華手中奪了下來這個第一助手的位置,那可真的是不容易呀。
宋東陽這些天下來能夠力壓林榮華,拿下來豬蹄縫合練習的第一名,這個結果是靠著宋東陽作為主治醫生的經驗技巧、以及累積下來的對于外科手術器械操作的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