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醫生,你年紀還小……如果可以的話,我覺得在這事業上升的時間,在這一兩年把你重要的理論數據發布在影響因子比較廣的醫療期刊,例如《柳葉刀》的上面……效果會比自己搭臺子重新搞一個期刊要來得更好。”
馬東青教授他作為《柳葉刀》期刊的責任編輯之一,幾乎每一期將要在《柳葉刀》進行發布的重要論文,都會過他的目,然后進行英倫學者互相之間的串聯討論。
聶晨能夠走進了馬東青教授的法眼,就是因為最初那篇發表在六月初《柳葉刀》主刊的吸煙與斷指再植的臨床護理論文。
馬東青教授作為在英倫醫學界閱人無數的大學者。
對于東方以及西方兩大體系所出來的醫療人才,可謂是一眼便可知道對方有著多大潛力。
也正因為如此,馬東青教授確定了聶晨潛力無極限,是屬于可以持續發展,甚至會一個人撬動一國醫療制度體系發展的猛人大醫生。
所以才會當機立斷的,動用起了他所能夠動用的所有人脈資源。
讓邵先生為他背書捐助住院樓、CT影像室。
又帶來了劍橋醫學院和愛華門診之間的合作項目,然后又給深城這座急需招商引資的新興城市帶來了施樂輝的投資建廠。
明閣餐廳的服務員,已經開始流水那般的上菜。
粵菜經典的清蒸東星斑,姜蔥炒蟹,烤乳鴿,水晶雞,以及明閣餐廳最負盛名的糖心鮑魚。
明閣餐廳和那些老粵菜餐廳不同之處,在于這家餐廳是以菜式創新聞名的。
這些看起來就是普通粵菜的菜肴,在明閣吃法和法餐非常相似。
特別是各種菜肴的上菜方式,就是法國菜的那個流程。
而擺盤卻是學足了日本菜。
這些菜肴一擺上來,就算是見過了各種世面的鐘蘭蘭、林清雅、張靜穎她們三個人,都忍不住的輕聲驚嘆。
擺盤以及風格真是賞心悅目,特別有著一種別具風格的藝術感。
“等會兒啊,我先拍一個照片。”
陳春梅從她的包包里取出了塑料青蛙。
然后讓相機掛在了胸口的鐘蘭蘭,先給她拍一張單人照,又給她和聶晨拍一張雙人照。
從早上到現在。
陳春梅打卡的地點那可不少,出發地點、羅湖橋、瑪嘉烈士醫院……
在瑪嘉烈醫院諸多記者向聶晨和萬梓良采訪時,陳春梅也是湊在了記者群里,手中相機咔嚓嚓拍個不停。
馬東青教授在上菜時,等著聶晨給他一個正式回應。
而聶晨就只是配合著陳春梅拍照,然后又和已經有一腿的張靜穎,暗中眉來眼去。
但就是沒有認真地給予馬東青一個確定的答復。
一道一道分量并不少,擺盤精致的粵菜一式分為六份,擺在了馬東青、聶晨、陳春梅、張靜穎、鐘蘭蘭、林清雅面前。
然后又有紅酒師過來給馬東青開了他存在了這家餐廳里邊的紅酒,讓諸位在吃菜之前醒開味蕾。
聶晨吃著,看起來是烤乳鴿,吃起來也是烤乳鴿,就只是裝盤有些不一樣的烤乳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