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聶晨帶隊查完了房。
也就順帶去看了看病人陳知秋的情況。
身體狀況還有情緒,都比之前要好上不少。
這讓聶晨心安,有這樣配合的病人,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好兆頭。
至少求生欲望會很強。
劉月倩在問診室用IBM的一體化電腦,寫著下周要發表在《愛華醫療期刊》的專欄文章。
黃曉曉一旁有樣學樣,她還沒有成為門診的正式規培生,但是也要開始準備筆頭能力了。
有著劉月倩在一旁教導會好很多。
想來楊海坤教授把劉月倩指派給聶晨,也有著這樣的考慮在里面。
聶晨湊過去看了一眼劉月倩寫的模板,這是完全依照這一次的手術來的。
脈管黑腫瘤切除手術。
劉月倩參考了不少國外的相關手術案例和論文。
脈管黑腫瘤切除手術,全世界范圍之內完成的有不少。
只不過失敗的更多,手術的失敗率很大。
黃曉曉在一旁看得都有點膽戰心驚。
“放心吧,我不會失敗的。”聶晨安慰道:“你明天準備好了嗎?三助的位置留給你。”
黃曉曉有些驚訝地看著聶晨,就算是劉月倩都是不敢置信。
三助?
自己辛辛苦苦,也是從吳少濤、林榮華的競爭中,在吳少濤已經有了主刀機會后,才換來的二助的位置。
黃曉曉這就三助了?要不要這么過分啊。
雖然聶晨一直都沒有說一助的人選,但是誰都知道一助才是聶晨的真正助手。
而目前的一助,就是林榮華。
現在愛華門診的規培生,可是按入門診的時間,分了批的。
第一批次的,就是省醫學研究所的林榮華、劉月倩,再加上已經成功上岸成為了主刀的吳少濤。
第二批次的,就是部隊醫院加上港島醫學院的吳少濤、林建杰、魏婷、唐永琴、洪雪玲、彭林權。
第三批次,就是馬東青教授帶來的瑪麗安及大衛這兩位劍橋醫學院的實習生。
黃曉曉有些不知所措。
三助?
她對自己的期望本來就只是一個遞工具的工具人。
現在突然讓她成為三助,說實話,還有點難以接受。
“這樣不好吧?我一上來就是三助?”黃曉曉有些遲疑。
“有什么不好的?我第一次做手術的時候就是主刀醫生,你的起點還算低了。”聶晨說道。
劉月倩現在心里面就只有這一句話。
人比人氣死人啊!
自己還在這里為了一片專欄文章,為了一個二助的位置苦苦支撐。
結果你上來就是主刀醫生?
這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黃曉曉小嘴輕合,聶晨的履歷著實是有點過分。
出道就是主刀醫生!
這完全就是在不斷的手術過程中歷練出來的精湛技巧啊。
比不了,這是真的比不了。
“行了,三助的位置要不要,不要我給別人了。”聶晨看著這兩個人羨慕嫉妒恨的眼神,說道。
“要,當然要。”黃曉曉立刻回答道。
這是自己的機會,怎么可能錯過。
“明天早上八點半手術,記得早點到。”聶晨對黃曉曉和劉月倩說道。
“好的。”兩個人齊聲回答道。
陳知秋看著黃曉曉高興地表情,自己也在呵呵呵地笑著。
作為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高興快樂,她也會由衷的感到開心的。
次日。
早晨五點半。
聶晨準時醒來,和張靜穎、陳春梅、吳秀菊吃完早餐。
又如同往常查完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