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縫合術,是聶晨重生前的拿手好戲。
而神經血管吻合術,和骨折切開內固定術,則是聶晨之前在愛華期刊上,新提出的術式。。
三個術式的是遠超目前九零年相關區域的。
正常發揮,劉飛的脈管腫瘤切除以后,根本不會遺留任何的后遺癥。
劉飛的脈管腫瘤,盡管非常嚴重,但是現在在聶晨的眼里,也就那么回事兒。
像這種脈管病變,疊加復合性外傷,有的時候甚至需要骨科的人來幫忙。
但是在聶晨這里,根本不存在這個必要。
聶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把粉碎性骨折的眼骨,給固定起來。
然后才能進行血管神經吻合,和肌腱縫合術。
聶晨先處理了,右手左眼下骨。
游離開皮膚、斷裂的神經血管、肌腱等,把碎骨完全找齊。
鋼針固定在左眼下骨,然后把幾塊碎骨,按順序組合在一起。
碎骨外面,又用一種極細的鋼絲,把它們完全固定起來。
整個骨折固定的過程,聶晨是不慌不忙,又穩又快。
也就半個小時左右,就把斷裂的左眼下骨,完全固定好了。
只看得對面,在手術室聶觀摩的楊海坤,目瞪口呆。
這特么太強大了!
就算是有著心理準備,在看到了聶晨第一次拿出來的接骨能力時,楊海坤心中震撼仍然不改。
今天真是開了眼了!
楊海坤心中感嘆一番。
楊海坤也沒有覺得,自己技不如聶晨而臉紅。
他是非常愛才的一個人。
像聶晨這樣妖孽的一個人才,放在以前他絕對想辦法要挖到港島。
但現在。
楊海坤本身就已經成為了愛華門診的主要醫師。
而他在港島醫學院、瑪麗醫院的實職也轉成了虛職。
再加上他在愛華醫院這里,已經是實職的編輯部總編,每月一出的期刊,就足夠他忙了。
只是,對于聶晨的欣賞,還是要在手術臺上,來得直接。
粉碎性骨折的眼下骨,已經被聶晨完全固定得結結實實。
剩下的話,就是需要血管神經吻合和肌腱縫合了。
聶晨先吻合血管和神經,以盡快保證血液暢通。
這可是一個細膩、繁雜、又耗時間的活。
而且需要在顯微鏡下手術。
位置部的血管非常的細,有時候,僅僅只有兩根頭發絲粗細。
用來吻合的縫針更細,不在顯微鏡下,幾乎就看不到。
而且做手術的時候,還不敢打哈欠。
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把縫針給吹走了。
聶晨又是一番神操作,把需要吻合的神經血管,完全吻合上了。
這個縫合法,正是聶晨這段時間讓所有實習生練習的血管褥式縫合法。
“接下來的的血管,永琴、雪玲、林權,你們三人進行配合縫合。”
“好!”
“沒問題的聶醫生。”
接下來。
聶晨帶著彭林權,唐永琴和洪雪玲配合。
兩組同時進行,僅僅只用了半個小時,就把所有需要吻合的神經血管,全部吻合上了。
如果換作一個人的話,恐怕沒有兩個小時,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
看著看著,楊海坤越發覺得自己與聶晨的差距,越來越大。
每一次看聶晨的手術,都是一次打擊。
他覺得自己這個口腔頜面科頂級權威專家的頭銜,有些名不副實了。
聶晨才配得上頂級權威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