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又給趙坡做了各種檢查,果然發現了腫瘤病變。
這種腦血管癌病變雖然在片子上表現的并不突出,但是已經轉移,根據癌細胞的運動病理學檢查來看確實是癌癥后期。
“你,你說檢查結果是我父親得了腦血管癌,而且已經是中后期?”
“這怎么可能,我父親平時可是經常做身體檢查的,以前怎么沒有發現啊!”
趙春榮和趙雪涵兩人吃驚的問道。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們父親的身體早晚要出大問題!”
“老了就是老了,說他還不聽,不服老,到處給人做法律顧問,甚至還不收錢,吃飯沒個時候,也沒個饑飽!”
“不出問題才怪呢!”
趙春榮母親哭泣著說道。
直到現在她才真正的后悔了,后悔不應該由著丈去的性子來。
要是自己早做規勸讓丈夫安心待在家里修養也不至于到現在這種地步。
趙坡的身體真的很糟糕,癌細胞已經開始轉移,并不僅限于腦部血管。
癌細胞可通過直接蔓延、淋巴、血行和種植四種方式轉移至臨近和遠處組織器官。
由于趙坡身份特殊,自從住院以后就有很多法院、檢察院的領導親自過問,甚至還有威盛部的官員直接和醫院院長通話要求給他配備最好的醫生和藥物。
聶晨、李大勇、宋東陽、林榮華以及普外放射科的幾位醫生一起做了會診。
大家都認為當前做主要的事情就是為趙坡做腦血管癌切除手術和腦梗修復手術。
等情況穩定以后再安排化療。
“手術我來做!”
“做好血管CT造影后,安排介入手術室!”
聶晨說道。
對于他的提議其他醫生都是沒有異議的。
目前華夏,由王安電腦深城實驗室組裝出來的第一臺介入手術配套影像導向設備,已經安裝在了愛華醫院的介入手術室。
聶晨已經不止一次在愛華醫院展現出了他極為高超的血管介入微創手術功底。
今天這臺手術,是一臺要反復進行的大手術,最少包含兩個高難度的手術。
在愛華醫院也只有聶晨有信心做下來。
“說實話,我要是年輕二十歲,這么有挑戰性的手術我肯定自己去做了!”
“但是歲月不饒人,我現在已經沒有那個體力了,甚至,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技術能不能保證將這臺手術做到最好!”
李大勇嘆息一聲說道。
他用一種非常欣賞的目光看著聶晨。
能夠遇難而上是一種良好的品德,對醫生來說更是難能可貴。
聶晨親自手術,其他人是沒有異議的。
幾位醫生在一起討論著手術方案。
畢竟趙坡身份特殊。
大家都很謹慎。
手術前聶晨和幾位醫生詳細商量了手術方案。
他在腦海里仔細模擬了整個手術過程,設想出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事故以及應對方法。
聶晨帶著他的手術團隊進入手術室的時候劉月倩已經對趙雪涵解釋了整個手術過程以及存在的風險,趙春榮知悉所有危險并且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
聶晨等人走進手術室開始手術。
這臺手術由聶晨主刀,宋東陽是一助,林榮華是二助,劉月倩是三助。
同時。
沒有病人在手頭上的唐永琴、魏婷、吳少濤、林建杰,以及劍橋醫學院的三個實習生,圍在了介入手術室,進行手術觀摩。
聶晨沒有像其它醫院對實習生有著強制性的實習時間要求。
畢竟無論省研究所、部隊醫院、港島醫學院還是英倫的劍橋醫學院。
從這幾個地方送過來的學生,都是千里挑一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