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晨在胸外科手術室做了第一例腦部功能區切除手術。
手術做了差不多五個小時,再加上在清醒室里的兩個小時等待,患者進入ICU病房觀察的時候又與家屬探討了化療方案。
真正閑下來的時候已經忙碌了八個多小時。
聽說子豪過來了。
他又急匆匆的跑過去看了病歷、檢查結果。
囑咐護士給子豪增加了腦部CT、核磁共振兩項檢查。
心腦都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聶晨擔心心臟方面的疾病會造成腦部供氧不足,引起病變。
會診開始。
愛華醫院的李大勇、余忠才,和心外科的主任醫師,深城第二醫院陸曉芬、莊克農、兩個神外主任醫師,一個心外主任醫師都參與了會議。
聶晨以主刀的身份主持會議。
楊偉東、齊亞列席會議。
這個醫生陣容不可謂不強大。
子豪和媽媽都參加了會議。
看到如此豪華的醫生團隊,兩人心里共同生出一個念頭:“如果這次再不能將子豪的病治好,怕是永遠也沒機會了!”
余忠才首先發言:“在坐的都是神外和心外的專家,想必對子豪的病癥都很熟悉,我也不多說了,我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如果讓我與一個心外專家聯合手術,成功率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如果由聶晨全程手術,成功大概在百分之十以上!”
對于子豪這個病例大家都很熟悉,因為她們母子還不止一次到各大醫院求醫。
愛華醫院的兩個心外科主任醫師看著對面顯示器上出現的各種檢查結果,其中一個說道:“余忠才,你看到的只是幾個血管被切斷后恢復正常重新吻合的成功率,我要說的是心臟是一個很奇特而且重要的器官,一旦發生意外致死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們心外科的意見是能不做就不做,能維持就維持!”
心外科的人依舊還是不同意做這個手術。
“可是……”余忠才辯解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況越來越糟糕。如果現在不能根治,以后怕是沒有機會了!”
愛華醫院神外科和心外科的意見不統一,深城第二醫院兩個科室吵的也很厲害,神外科的人認為可以試試,心外科的人認為這樣一個手術連一點成功的可能都沒有,基本上是誰主刀誰倒霉。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他們卻暗指聶晨也沒有成功的機會。
一個神外的醫生,吻合別處的血管也就吧了,心血管可不是好動的。
聶晨若真的一意孤行,他一世英明怕要喪失在這臺手術上。
“吵什么吵?”楊偉東對著幾個深城第二醫院的醫生說道:“你們是主刀嗎?沒本事就知道瞎吵吵,都聽聶醫生的吧,別再瞎說,也不怕影響聶晨醫生的正常思考!”
楊偉東說完,會議室里安靜下來。
大家都看向聶晨。
等著他發言。
“從檢查結果上看,子豪的心血管有五條交織在一起,其中有兩條比較嚴重,已經發生了粘連,血管粘連處嚴重變形,有一小段比較狹窄,對于這兩條血管不但要剝離,還需要從身體其他部位切割血管替換狹窄的一小段進行心血管搭橋手術,其他三條血管切割分離后進行吻合!”
“雖然手術很麻煩,但是也有值得慶幸的地方,子豪的腦部并沒有發生病變,其他的臟器也沒有病變!”
“由次我認為這種心血管上的畸形是在胎兒在母體生長的時候隨機、偶然的發生的,而不是外力諸如化學試劑導致的!”
“所以我認為只要糾正了血管畸形,子豪的身體會慢慢好起來的!”
聶晨沒有和大家爭論手術成功率有多少,而是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手術方案。
看來聶晨是下決心要做這個手術。
對于他這個方案,在座的眾人都沒有什么要補充的。
畢竟。
說到手術,尤其是神經、血管方面的手術,聶晨就是權威!
“聶醫生,既然你想做這個手術,還是將參加人選確定下來吧!”楊偉東提議道:“這是一臺極其復雜的手術,現在將人選定下來也好讓他們準備準備!”
聶晨點點頭說出自己的計劃。
他自己做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