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晨提出的大腦神經分布和血管脈絡結構現在已經被醫生們廣泛的認可,他的理論被應用到神外、普外甚至是心外等多個科室當中,救治的患者不計其數。
“我是半夜接到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打來的電話,當時睡得正香,還錯過了第一通電話,直到電話鈴再次響起,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很震驚!”提到得到諾貝爾獎的那個時刻聶晨還是很興奮。
盡管此前英國皇家醫學院副院長、《自然》雜志醫學部主編等多個醫學界權威人士都曾經預言他能夠得諾貝爾獎,可消息傳來,預言變成真實的時候他還是很興奮。
諾貝爾獎含金量實在是太高了。
百余年來,華人能夠獲這個獎項的寥寥無幾。
就單個獎項而論。
聶晨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生理或者醫學獎的華人。
他的獲獎標志著華夏醫學走在了世界前列,領先于世界。
聶晨知道消息后第二天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向全世界公布了這一結果。
世界各國的醫學工作者震驚了。
聶晨靠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終于走到醫學的最巔峰。
他在神經外科做的貢獻可以獲得這個獎項,在免疫學方面的成就又何嘗不能?
消息傳到華夏,舉國震驚。
聶晨再次大放異彩讓國人記住了這個名字。
新德藥業本來就是教育部直屬的學校,聶晨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消息傳來以后輿論立即刷新了國內醫學院的排名。
愛華醫學院名次做火箭一樣上升著,直接排在了首都協和醫學院的后面,超過了燕京大學醫學院。
同時。
有意報考愛華醫學院研究生的人數越來越多,甚至超過了首都協和醫院。
不為別的。
那些懷揣著夢想的學子們只是想見一見聶晨,看一看這個傳奇人物。
得知聶晨獲得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的消息,黃知民、陸曉芬、老教授等人老懷大慰。
黃知民首次在同事們面前露出得意的神情說道:“我就知道聶晨不簡單,他的成就要遠遠的高于我們!”
李大勇同意道:“的確是這樣,有些人生而知之,聶晨天生就是做醫生的料!”
老教授微笑著說道:“我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省研究所,沒有想到還能看到如此的盛況,而且還出了一個諾貝爾生理或者醫學獎的獲得者!”
求仁得仁,他們這一輩人所求的都得到了。
就算現在就要他死,老教授也會含笑而終的。
“無論如何,我都會繼續留在這里做貢獻的,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手術臺上!”老教授心里暗暗下定決心:“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
因為聶晨的關系,他母校花城醫學院的排名也上升不少。
來深城第二醫院就診的人越來越多,醫院的名聲越來越大,徹底奠定了醫院在胸外科的地位,成為全國最著名的幾家專科醫院之一。
莊克農上任之初就取得這么大的成就,上級領導對他很是看重,他受到了市衛生局甚至是衛生部門的表揚。
莊克農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聶晨的關系。
他私下里向聶晨說道:“將來無論你是否還在深城第二醫院,我們之間的友情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