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并沒有立即回答。
何林見狀又補了一句,“不然,就是白送我我也不要。”
“好,就依你的,立個字據!”中年男子這才點頭答應。
王維取來紙筆,中年漢子掏出身份證,何林核對后才立下字據,點了錢,交接了東西,中年漢子這才樂呵呵的離店而去。
王維拿過收起字據,留意了一下,原來那漢子姓董,叫河東。
“何哥,你這一通忽悠可真是一點都不留情啊!”
見董河東走遠,王維這才拿起那棋簍細看,嘿然道:“這玩意兒應該是清代的東西吧?你可真夠黑的啊!”
“我呸!老王你這話可就說得差點意思了。”
何林呸了一聲,拿起匏器筆筒看了看,笑道:“哼,像他那種沒良心的不孝子!我還能讓他占半點兒便宜?”
王維一聽,嘿然道:“嘿嘿,確實是這個理兒。”
說著,他將棋簍反過來一看,只見底端有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印。
蘇培盛制!
“咦?!這蘇培盛……名挺熟,一時卻想不起來。”
王維眉頭一皺,腦袋嘀咕道:“他干什么的來著……”
“噢!我想起來了!”
突地,王維一拍巴掌,豁然道:“這人是個太監!”
何林將手里的筆筒也反過來一看,同樣底部有一個四方小印,笑道:“呵呵,現在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李德全,哪有幾個還知道蘇培盛的,不然這小子也不會幾千塊就把這些東西給賣了!”
蘇培盛是康乾時期的總管太監,那可是太監中的一把手,就連清代“御賜”恩濟莊太監塋地也是有墓碑并留下拓片的角色!
后代電視劇《甄嬛傳》,《宮鎖珠簾》之列的清宮戲中那也是時常出現的人物。
根據清代《永憲錄》中的記載,“培盛幼侍圣祖。與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結。”可見其當時地位之高,在朝野之上人脈之廣!
這匏器底部所寫的“蘇培盛制”,絕非是一個總管太監制造匏器這么簡單,其中代表的,那是康熙皇帝的宮廷御用器。
康熙皇帝特別偏愛匏器,當時備受恩寵的蘇培盛,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康熙的制造“代理人”。
由此,蘇培盛還得了個“蘇葫蘆”的外號!
在康雍乾清三代,匏器多為官方制作品,除了皇帝,也多為王公大臣使用。
目前大多數流傳下來的器件兒都放在博物館里,例如燕京故宮大約藏有匏器幾百件,流入民間的倒是很少。
所以說,現在的收藏家和玩家都很難收集到清中期的匏器。
這也隨之而產生了一種怪現象。
那就是收藏匏器的人很少,在收藏界掀不起什么大風大浪,但是一旦有清中期的匏器出現在市場上,拿立即會稱為焦點,引起各地收藏家的關注!
喜歡鑒寶神瞳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鑒寶神瞳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