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些食物和酒水倒掉吧。”
系統士兵的身體跟人類一樣,雖然不會水土不服生病,但同樣也會被毒藥藥死,這些單獨派發的食物和酒水李察可不敢讓系統士兵吃。
他寧愿讓系統士兵吃自己帶的干糧!
然而,李察這種謹慎的行為很快被周圍的雇傭兵和軍頭發現,并上報給張瑞。
很快,張瑞氣勢洶洶的帶著自己的親兵走入李察的駐扎地,指著地上浪費的食物和酒水對李察質問道:“這就是你對待官府的態度么?
我是否可以理解為,你對大唐朝廷心存不滿,企圖謀反!”
張瑞一上來就字字誅心,給李察扣上一頂謀反大帽子,若是普通的軍頭聽到這種質問,早就嚇得腿軟下跪了,別說是大唐朝廷,單單是大石鎮官府就足以讓巡邏隊的軍頭們心生敬畏。
而張瑞底氣這么足自然是因為得到了大石鎮鎮守大人的明令!
與此同時,大石鎮的巡防營和衙門的差役衙役全員出動,正列隊向著巡邏隊營地趕來。
大石鎮鎮守昨日里得到了安國府節度使的明確答復,步浩宇已經為自己找好靠山,自然不用再保存實力!
安國府是高象縣和大石鎮的上屬行政單位,原本是西域安國的都城布哈拉,后來安國被綠皮滅亡后,被大唐安西都護府收復,并設立安國府與節度使,是大唐安西都護府最西邊的邊境府城,瀕臨烏滸河。
大唐朝廷為了防止地方掌握軍政大權的節度使一家獨大,一般都是一個府城設立一個節度使,保證外部領土的軍事力量的同時,還可以使各個節度使互相牽制。
像是安祿山那種能蓄兵20萬的節度使,在大唐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安祿山能獲得那么大地盤和人口,主要是因為他獲得了當今圣上的信任和賞識!
所以,安祿山破格擁有數個府城作為轄區,并且還能節制周邊的府道!
正因如此,安祿山才有造反的資格!
像是安西都護府,光是節度使就有十幾個,造反的話聽誰的?
即便現如今安祿山勢大,切斷了安西都護府與大唐本土的連接,這些節度使仍然沒有膽子掀起判旗,而是拉攏地方軍政主官為己用,試圖在這亂世中謀求自保。
所以說,大石鎮的鎮守步浩宇雖然投靠了安國府節度使,但實際上他還是大唐的官員,城頭懸掛的也是大唐的旗幟!
唐朝的旗幟很簡單,就是上書一個‘唐’字的大旗……
被張瑞質問的李察敏感的察覺到一股危險臨近,他沒有回應張瑞的質問,而是在張瑞逼問向前時后退十數步避開跟張瑞的接觸!
張瑞看到后眼中利芒一閃,衣袖里突然閃現出一把飛刀射向并不太遠的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