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巡防營和官差衙役中走出的弓弩手也足足有600多人!
這600多人只有不足100人是專門的弩兵,其余的都是肉搏兵兼職的弓箭兵……
實際上,除了大唐正規野戰軍外,是不會設立專門弓箭兵的,因為大唐軍隊中最不缺的就是弓箭手!
李察看到對面的遠程部隊出列后,自然不會繼續干等,一聲令下,八十個明軍重弩手舉起重弩瞄準對面。
明軍重弩手使用的是明朝時期最好的強弩,射程比對面大石鎮官兵使用的普通軍用弓弩遠一些。
巡防營和官差衙役使用的弓弩射程方面并不比巡邏隊里使用的強多少,但他們使用的弓弩破甲能力卻高于巡邏隊里那些民用弓弩!
也就是說,只要距離不太遠,是可以射穿輕型鐵甲的。
古代弓弩在戰場上計算的都是有效射程,別看有些強弓硬弩動不動射程能高達600多步,但這種數據是毫無意義的,別說是600多步,二三百步之外基本上普通士兵就不知道箭矢能飄到哪里去……
后世人都知道滑膛槍命中率看天,實際上,弓弩在百步外的命中率也要看天,這就是古代弓弩往往會齊射,進行覆蓋性打擊的原因,只有距離近了,才會進行精準狙擊。
這一點跟滑膛槍沒啥區別,滑膛槍近距離也是可以瞄準的,正因為兩者區別不大,破甲能力更強的滑膛槍才會全面取代弓弩。
射程再遠,打不到人也白費!
大石鎮官兵的射手們逐漸逼近李察的隊伍,與此同時,后面的肉搏長槍陣也緊跟其后,形成一個軍陣整體。
在大石鎮官兵的作戰條例中,必須接近到百步之外才可以擊發弓弩,否則無法對敵人形成有效傷害。
如果遇到披甲敵軍,則需要抵近到50步距離內才可以形成有效殺傷!
大石鎮官兵使用的弓弩射程自然不止百步,兩三百步都能射到,然而,兩三百步外射箭基本上就是浪費箭矢,因為士兵們瞄不準……
這里的瞄準不是指精確瞄準,而是大致方向的瞄準……
射箭不是打槍,是需要計算環境和風速等因素的,箭矢飛出去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只有唐軍中的精銳,才有把握在二三百步之外傷敵。
然而,李察的明軍重弩手卻沒有這種顧慮,身為3階兵絕對是古代中的精銳部隊,瞄的自然要比對面的大石鎮官兵準,所以,李察的明軍重弩手先一步射出第一箭!
騎著戰馬身處后方的韓立看到李察的隊伍準備射擊的動作時,臉上不由自主的閃過一絲輕蔑之色。
“這個距離就敢射,真當自己的道兵個個都是神箭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