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連這一點都不會,第一輪沖擊沒有取得優勢,很快會因為長時間的拉鋸戰導致最前排的士兵體力耗盡被殺,大大折損兵力。
在輪替戰斗下,大部分士兵都能保持最佳體力,所以只要維持著緊密的軍陣,陣亡率還是很低的。
當然,這都是針對于正規的野戰軍,烏合之眾就另當別論了……
李察的野戰軍自然也會這一套,但因為交手不久就落入下風,整體陣線被壓得不斷后退,軍陣中士兵的前后對接自然也就出現了大問題,野戰團的武官為了維持軍陣不崩潰,根本無法進行有節奏的士兵交替殺敵。
可以說,在戰場上三個野戰團的戰斗節奏已經被尉遲英哲徹底打亂!
這往往是一方落敗的前兆,若是沒有生力軍加入,李察的野戰軍全軍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還真是出乎意料的強大啊,雖然整體素質不如純粹的唐軍野戰部隊,但尉遲英哲明顯將精銳都放在了前排,打算一舉摧垮我方軍陣。
看來,我之前對唐朝野戰部隊取得的勝利,純粹是建立在人數優勢和敵方士兵士氣低落的基礎上。
現在尉遲英哲的大軍士氣正盛,才完全爆發了接近唐朝野戰部隊的戰斗力。
若不是其中參雜了大量地方衛戍部隊出身的士兵,戰斗力絕對會更強!”
李察一邊觀察著尉遲英哲主力軍陣的戰斗,一邊在心里分析道。
這種大戰無疑會給李察豐富更多的戰爭經驗,同時也能讓他更加深入了解唐軍的戰斗力!
近距離肉搏交手后,尉遲英哲的軍陣中雖然也有小規模的混亂,但整體的士氣卻旺盛得一塌糊涂!
若不是李察三個野戰團知道自己后方還有一群悍不畏死的道兵作為底牌,估計這時候已經全線崩潰了。
與尉遲英哲的大軍士氣來自于底蘊和威望不同,李察野戰團的士氣更多是來自于軍功授田和道兵依持!
“尉遲英哲的實力也不過如此,是時候結束這場戰斗了。”
正當李察打算花費氣運幣,一舉定鼎戰局的時候,戰場上突然發生變故。
占據了優勢的尉遲英哲軍陣中突然出現大量穿著中型鎧甲的武者,他們穿著厚重的中型鎧甲,手里拿著自己擅長的各式武器,高喊著聽不清的音節,突然躍出踏著前排士兵的肩膀砸入李察的紅巾軍中!
李察看到這一幕后,立刻停止了系統士兵的征召,很顯然,這才是尉遲英哲軍隊中最大的底牌!
達到三位數的武者如同一個個炮彈一般,落下的一瞬間就將周圍的十多個紅巾軍士兵清空!
李察的野戰團中武者的數量終歸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