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在明面上引起任何不好的反應,但李察知曉陶安邦的小動作后,已經將其拉入黑名單。
只是當時正處于攻略大西北的戰役中,野戰軍團都在后方維持治安,后來更是打起了平叛戰爭,陶安邦的表現中規中矩,李察一直不好將其拉下馬。
于是,當大西北安定后,圍剿天山派的重任就理所當然落在了陶安邦肩頭上。
李察正是因為知曉天山派里藏著至少一位先天境老祖,才會讓只有后天境初期的陶安邦帶隊,還給他安了一大堆有名無實的頭銜,仿佛生怕天山派那群土包子不知道誰是這場圍剿戰的指揮官一般……
如果陶安邦死在這場天山派圍剿戰中,李察自然不會跟一個死人計較,陶安邦仍然可以保留他的身前生后名,作為一大軍團長,風光大葬是肯定免不了的。
然而,已經步入中老年的陶安邦因為武藝在身,覺得自己還能活很久,現在40多歲的他夜夜笙歌都不成問題,他還不想被風光大葬!
所以,陶安邦打算在這次圍剿戰中慫一波,只是他剛剛流露出這個意愿,就發現他手底下的錦衣衛指揮使們特喵的拿出了李察的親筆手令,幾乎是以‘押著’他上前線的方式讓他無法退縮。
不然的話,陶安邦立馬就會被扣上‘瀆職’的大帽子!
一旦被扣上這個大帽子,李察有的是辦法讓活著回來的陶安邦背上一堆罪過,老大想要整治下屬真心不要太難……
如果不是為了明王朝的穩定,在中央集權的大明王國中,李察完全可以一道命令將陶安邦下獄。
當然,那么做的話相當于將李察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帝王威儀全都喂了狗,沒有人愿意侍奉一個不講道理的暴君……
即便是君王,想要殺人也是需要羅列罪名的,哪怕是開國君主也不能避免!
陶安邦也知道自己此行恐怕是遭到了李察的報復,不然那些錦衣衛指揮使不可能針對自己拿出李察手令。
他這個領頭人已經徹徹底底的淪為名義上的傀儡……
當然,這都是明軍內部的布置,在天山童姥為首的靈鷲宮眼里,陶安邦仍然是他們不敢得罪的明朝大佬。
靈鷲宮和明朝的千名錦衣衛指揮使加在一起浩浩蕩蕩足足有數千人,不過因為這數千人全都是武者,再加上靈鷲宮對天山派的路徑十分熟悉,趕路速度非常快,不到半日功夫就來到了天山派大門外圍。
正當天山童姥和陶安邦商議就地休整一番再強攻天山派的時候,討伐大軍周圍突然亮起一連串璀璨的光芒!
身穿瀟灑白服,看上去一身正氣的天山派弟子仿佛從雪地里鉆出來一般,按照玄妙的步伐拔出佩劍,掐指向天齊齊高喝道:“天山劍陣,滅!”
一臉懵逼的陶安邦看著自己所在的天空中陡然浮現出一柄巨型雪白光點組成的大劍,轟然劈落下來!
“這……這就是天山派的底蘊么?”
在陶安邦的懵逼和錦衣衛指揮使慌忙應對下,靈鷲宮的九天九部女弟子已經早有準備的結成了另一個劍陣!